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论技术与社会的整体性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前言第8-10页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页
 三、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第8-10页
第一章 关于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论争第10-20页
   ·技术决定论及其表现形式第10-13页
     ·技术决定论的含义第10页
     ·技术决定论的表现形式第10-13页
     ·对技术决定论的批判第13页
   ·社会建构论第13-16页
     ·社会建构论的内涵第13-14页
     ·社会建构论的兴起与发展第14-15页
     ·“强”、“弱”社会建构论第15页
     ·对社会建构论的反思第15-16页
   ·技术、社会互动论第16-20页
     ·技术、社会互动论的基本观点第16-18页
     ·技术社会互动的结果及表现形式第18页
     ·技术、社会互动论评析及技术-社会整体论的提出第18-20页
第二章 技术-社会整体性理论分析第20-28页
   ·技术与社会起源的同时性第20-22页
     ·起源时间一致第20-21页
     ·发源地相同第21-22页
   ·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第22-23页
     ·社会发展离不开技术第22页
     ·技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第22-23页
   ·技术-社会的整体涌现性第23-25页
     ·技术-社会整体涌现性的表现第23-24页
     ·技术-社会整体涌现性的形成机制第24-25页
   ·技术与社会终极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同一性第25-28页
     ·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第25-26页
     ·发展人性化技术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终极目标的共同途径第26-28页
第三章 技术-社会整体性现实表现第28-35页
   ·社会技术化第28-30页
     ·社会经济的技术化第28-29页
     ·社会民主政治生活的技术化第29页
     ·社会生活方式的技术化第29-30页
   ·技术社会化第30-33页
     ·技术社会化的内涵第30-31页
     ·技术社会化的表现第31-33页
   ·技术与社会形成“无缝之网”第33-35页
     ·“无缝之网”之内涵第33页
     ·“无缝之网”之意义第33-35页
结束语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艺术方法弥补科学方法的不足
下一篇:基于文体学理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应用研究--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