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平面化”抉择--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都市书写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前言第11-15页
 1、问题提出第11-12页
 2、研究现状第12-14页
 3、研究创新第14-15页
第一章 解构与狂欢——中国都市书写的后现代特征第15-28页
 第一节 中国都市书写的后现代文化语境第15-19页
  一、解构思潮的狂欢第15-16页
  二、世俗精神的张扬第16-17页
  三、物化的洪流第17-18页
  四、多元的美学追求第18-19页
 第二节 审美的移位第19-23页
  一、主题置换第19-20页
  二、人物换场第20-22页
  三、语言狂欢第22-23页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拆解第23-28页
  一、时间断面与物象呈现共谋第23-25页
  二、体裁、修辞的不定性第25-28页
第二章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都市书写中的流变第28-39页
 第一节 道德放逐与反个性化第28-31页
  一、“慕富”下的道德放逐第28-30页
  二、反个性化写作第30-31页
 第二节 主体权利的坚守——情感介入式的书写第31-35页
  一、记录式与讲述式第31-33页
  二、冷漠放任与情感介入第33-35页
 第三节 “大众”到“小众”——叙事视野的圈囿第35-39页
  一、“生产快乐”第36-37页
  二、“媚俗制造”第37-39页
第三章 变异原因探究第39-52页
 第一节 书写对象的问题——驳杂的并置第39-43页
  一、后现代的现实起点——晚期资本主义的工业支撑第39-41页
  二、中国式断裂——历时态地共时性分布第41-43页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失策——无父的一代第43-48页
  一、历史记忆的缺失第43-44页
  二、“别人城市”的无奈第44-46页
  三、“商业化写作”下的失范第46-48页
 第三节 理论建构的错位——盲目的移植第48-52页
  一、现代性的缺失第49-50页
  二、盲目的移植第50-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叙事策略研究
下一篇:《焦氏笔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