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 ·研磨成球机理 | 第12页 |
| ·研磨成球条件 | 第12-13页 |
| ·自转角θ | 第13-14页 |
| ·精密轴承球研磨方式的研究 | 第14-20页 |
| ·精密球研磨工艺的研究 | 第20-22页 |
| ·传统加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 第23-24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滚动轴承用球的主要质量参数及评价准则 | 第26-34页 |
| ·滚动轴承用球的主要质量参数 | 第26-27页 |
| ·球度及表面质量对轴承工作性能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对轴承振动及噪声的影响 | 第28页 |
| ·对轴承接触疲劳损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 | 第29页 |
| ·球度误差的评价及测量 | 第29-32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29-30页 |
| ·球度误差的测量 | 第30-32页 |
| ·球表面质量参数 | 第32-33页 |
| ·球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 第32页 |
| ·球体表面缺陷的检测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方式的高效加工机理研究 | 第34-46页 |
| ·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方式介绍 | 第34-36页 |
| ·行星式球体研磨方式下的运动分析 | 第36-38页 |
| ·研磨轨迹的计算 | 第38-39页 |
| ·与传统研磨方式均匀性比较 | 第39-42页 |
| ·行星式球体研磨方式的材料去除机理 | 第42-44页 |
| ·多球的球径一致化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方式下球度、批一致性仿真分析 | 第46-60页 |
| ·研磨轨迹的坐标变换及绘制 | 第46-48页 |
| ·研磨球球径的定义 | 第48-50页 |
| ·批加工中研磨球的选择条件 | 第50-51页 |
| ·研磨压力计算 | 第51-52页 |
| ·球度及批一致性函数 | 第52页 |
| ·批加工一致性仿真的步骤 | 第52-53页 |
| ·加工参数仿真优化 | 第53-57页 |
| ·偏心距e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 ·保持架孔心距r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第55页 |
| ·研磨速度 | 第55-56页 |
| ·研磨压力 | 第56-57页 |
| ·保持架的设计 | 第57-58页 |
| ·同一圈球的数量 | 第57-58页 |
| ·保持架的圈数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行星式精密球体高效研磨的工艺实验研究 | 第60-74页 |
| ·行星式精密球体研磨设备的研制 | 第60-61页 |
| ·行星式球体研磨加工装置的系统构成 | 第60页 |
| ·行星式球体研磨加工实验装置 | 第60-61页 |
| ·实验工艺参数选择 | 第61-62页 |
| ·试验设计 | 第62-66页 |
|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第63页 |
| ·实验的正交化 | 第63-66页 |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66-70页 |
| ·硬质合金球的实验分析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研究总结 | 第74页 |
| ·课题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