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6-19页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6-8页 |
·选题目的 | 第6-7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简评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10页 |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简评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12页 |
·区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简评区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实现研究内容的技术实施方案 | 第15-17页 |
·研究技术路径 | 第17页 |
·本论文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认识 | 第19-23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 | 第19-20页 |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 第19页 |
·区域经济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 第19-20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0-23页 |
第三章 构建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23-40页 |
·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指标的内涵与特征 | 第23页 |
·指标类型 | 第23页 |
·指标的功能 | 第23-24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特点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的概念、分类与作用 | 第25-26页 |
·建立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6-27页 |
·系统论方法构建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系统框架---PREEST 系统 | 第27-30页 |
·新疆可持续发展PREEST 系统特征描述 | 第28-29页 |
·新疆可持续发展PREEST 系统模型内在作用机制剖析 | 第29-30页 |
·新疆PREEST 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PSR 模型勾勒新疆区域PREEST 系统的因果关系 | 第32-33页 |
·基于PREEST 系统与PSR 模型用分层法构建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33-35页 |
·分层法基本原理 | 第34页 |
·分层法主要步骤-----建立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34-35页 |
·构建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35-40页 |
·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内容 | 第35-37页 |
·指标释义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流程解析 | 第40-48页 |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考察新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和协调性 | 第40页 |
·基于PREEST 系统的新疆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指数评价模型(纵向评价) | 第40-45页 |
·新疆PREEST 系统内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评价 | 第40-45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特征 | 第40-42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42-43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第43-45页 |
·整个新疆PREEST 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评价 | 第45页 |
·基于PREEST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纵向评价) | 第45-48页 |
第五章 新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第48-63页 |
·基于PREEST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流程 | 第48页 |
·数据采集 | 第48页 |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 PREEST 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横向评价) | 第48-56页 |
·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48-51页 |
·人口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1-55页 |
·科技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5页 |
·资源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5页 |
·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5页 |
·新疆PREEST 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5-56页 |
·基于横向计算PREEST 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 第56页 |
·基于PREEST 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指数实证分析(纵向评价) | 第56-62页 |
·基于经济发展的两系统之间协调分析 | 第57-59页 |
·基于经济发展的三系统之间协调分析 | 第59-60页 |
·基于经济发展的四系统、五系统协调指数分析 | 第60-62页 |
·基于纵向评价PREEST 系统协调发展情况 | 第62页 |
·基于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得出结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新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第63-69页 |
·主要问题 | 第63-65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65-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注释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