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 第11-13页 |
一、消费者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提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特别保护的原因 | 第13-17页 |
一、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 | 第13-15页 |
二、格式合同在金融业中的广泛使用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 第17-24页 |
第一节 说明义务的性质与特点 | 第17-18页 |
一、说明义务的性质 | 第17页 |
二、说明义务的特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说明义务的标准 | 第18-22页 |
一、说明义务的一般标准 | 第18-20页 |
二、判例对金融机构说明义务的界定 | 第20-21页 |
三、法律对金融机构说明义务的规定 | 第21-22页 |
第三节 风险预告制度 | 第22-24页 |
一、风险预告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二、风险预告制度的实施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金融消费中公平交易问题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格式条款的规制 | 第24-28页 |
一、格式条款的使用 | 第24-26页 |
二、格式条款的解释 | 第26-27页 |
三、格式条款的效力限制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强制交易的禁止 | 第28-33页 |
一、金融机构收费的合法性问题 | 第28-30页 |
二、金融服务收费与强制交易的认定 | 第30-33页 |
第四章 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 第33-39页 |
第一节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一、金融隐私权的财产权属性 | 第33页 |
二、信息处理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发展 | 第33-34页 |
三、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放开 | 第34页 |
第二节 金融隐私权的立法发展 | 第34-36页 |
一、金融混业经营禁止时期 | 第34-35页 |
二、金融混业经营放开时期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趋势与立法经验 | 第36-39页 |
一、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趋势 | 第36-37页 |
二、金融隐私权的立法经验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我国对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39-48页 |
第一节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规范的完善 | 第39-40页 |
一、成文法的制定 | 第39-40页 |
二、行业规范的建设 | 第40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40-41页 |
一、监管职责的明确 | 第40-41页 |
二、监管规范的完善 | 第41页 |
第三节 健全程序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 第41-48页 |
一、推广仲裁方式 | 第41-42页 |
二、创设小额诉讼机制 | 第42页 |
三、建立集团诉讼制度 | 第42-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