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超声波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旋转超声加工装置的设计与新型变幅杆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7页
     ·超声振动系统及加工机床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超声变幅杆及换能器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课题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旋转超声加工机床振动装置的设计第18-31页
   ·超声波及其特性第18-20页
   ·超声加工的基本原理第20页
   ·超声加工装置的主要组成第20-24页
     ·超声波发生器第21-22页
     ·超声换能器第22-23页
     ·超声变幅杆第23-24页
   ·旋转超声加工机床振动装置的设计第24-31页
     ·旋转超声振动装置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27-29页
     ·声学振动系统的设计原理第29-30页
     ·振动系统的冷却第30-31页
第三章 基于解析法的传统超声变幅杆的设计第31-40页
   ·变截面杆纵振波动方程第32-33页
   ·指数形变幅杆的解析计算第33-36页
   ·圆锥形变幅杆的解析计算第36-38页
   ·阶梯形变幅杆的解析计算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ANSYS有限元对传统超声变幅杆的设计第40-63页
   ·ANSYS有限元简介第40-41页
   ·变幅杆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41-44页
     ·变幅杆有限元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41-42页
     ·变幅杆有限元动力方程的求解第42-44页
   ·变幅杆谐响应分析理论基础第44-46页
   ·ANSYS优化设计理论基础第46-53页
     ·优化模块三大变量第46-47页
     ·ANSYS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第47-48页
     ·ANSYS优化设计的过程与步骤第48-50页
     ·ANSYS优化设计的求解方法第50-53页
   ·基于ANSYS有限元的传统形状变幅杆的设计第53-62页
     ·变幅杆参数化初始模型的建立第53-56页
     ·模型的模态与谐响应分析求解第56-57页
     ·变幅杆谐振长度的优化第57-62页
   ·ANSYS有限元法与传统解析法设计结果的比较第62-63页
第五章 新型大振幅比超声变幅杆的设计第63-75页
   ·变幅杆初始模型的建立第63-67页
     ·变幅杆母线形状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第63-66页
     ·变幅杆有限元初始模型的建立第66-67页
   ·模型的模态与谐响应分析求解第67-69页
     ·模型的模态分析求解第67-68页
     ·模型的谐响应分析求解第68-69页
   ·变幅杆的形状与谐振长度的优化第69-73页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第69-70页
     ·优化设计结果第70-73页
   ·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新型变幅杆振幅放大比的测量第75-79页
   ·实验目的与原理第75页
   ·实验仪器第75-77页
   ·测量系统的建立第77-78页
   ·实验结果第78页
   ·实验总结第78-7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总结第79页
   ·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轧管机液压压下系统设计及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下一篇:基于等量磨削的自由曲面磁性研磨的机理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