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LS网络的约束路由及故障恢复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IP 网络服务质量技术的研究 | 第14页 |
·基于MPLS 流量工程的服务质量技术研究 | 第14-15页 |
·基于MPLS 的约束路由研究 | 第15-16页 |
·基于MPLS 故障恢复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选题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8页 |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MPLS 技术原理 | 第20-30页 |
·MPLS 技术背景 | 第20-21页 |
·MPLS 基本组件 | 第21-24页 |
·转发等价类 | 第21-22页 |
·标签 | 第22-23页 |
·标签交换路由器 | 第23页 |
·标签交换路径 | 第23页 |
·标签分发协议 | 第23-24页 |
·MPLS 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MPLS 体系结构 | 第24-25页 |
·MPLS 工作过程 | 第25页 |
·MPLS 流量工程 | 第25-28页 |
·流量工程概述 | 第26-27页 |
·流量工程性能指标 | 第27页 |
·MPLS 流量工程总体框架 | 第27-28页 |
·MPLS 故障恢复机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约束路由体系结构 | 第30-46页 |
·路由算法概述 | 第30-33页 |
·路由模型 | 第30页 |
·路由策略 | 第30-32页 |
·在线、离线路由机制 | 第32页 |
·传统路由算法 | 第32-33页 |
·基于约束的路由选择技术 | 第33-35页 |
·约束路由定义 | 第33页 |
·MPLS 与约束路由 | 第33页 |
·约束路由技术组成 | 第33-34页 |
·约束路由的技术框架 | 第34-35页 |
·约束路由实现原理 | 第35-41页 |
·QoS 路由 | 第35-38页 |
·策略路由 | 第38-39页 |
·QoS 路由和策略路由的关系 | 第39页 |
·使用约束路由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9-40页 |
·约束路由优化模型 | 第40-41页 |
·约束路由研究现状 | 第41-45页 |
·最小资源开销路由算法 | 第41-42页 |
·负载均衡路由算法 | 第42-43页 |
·基于冲突避免的路由算法 | 第43-44页 |
·基于流量统计的路由算法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MPLS 约束路由算法研究 | 第46-64页 |
·优化的平衡负载路由算法OBRA | 第46-57页 |
·流量工程约束路由优化目标的权衡 | 第46-47页 |
·典型路由算法优化目标的比较 | 第47页 |
·优化的负载平衡路由算法 | 第47-50页 |
·OBRA 算法实现 | 第50-51页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51-57页 |
·综合路由算法IRA | 第57-63页 |
·IRA 原理 | 第57-59页 |
·IRA 算法实现 | 第59-60页 |
·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60-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MPLS 故障恢复技术研究 | 第64-75页 |
·故障恢复技术概述 | 第64-66页 |
·故障恢复的意义 | 第64页 |
·故障恢复的目标 | 第64-65页 |
·面向不同故障的恢复机制 | 第65页 |
·基于MPLS 技术的IP 网络故障恢复 | 第65-66页 |
·MPLS 网络生存性机制 | 第66-73页 |
·MPLS 生存性原理 | 第66-68页 |
·MPLS 生存性机制分类 | 第68-70页 |
·生存性技术比较 | 第70-71页 |
·典型的生存性故障恢复模型 | 第71-7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基于QOS 的段保护机制研究 | 第75-86页 |
·段保护机制的特点 | 第75-76页 |
·段保护机制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恢复时间分析 | 第76-77页 |
·保护路径时延分析 | 第77-78页 |
·段保护模型问题描述 | 第78-80页 |
·问题描述 | 第78页 |
·段保护模型 | 第78-79页 |
·算法实现 | 第79-80页 |
·性能评价与分析 | 第80-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7章 基于抗毁性的网络故障恢复机制 | 第86-94页 |
·网络抗毁性概述 | 第86页 |
·基于链路的抗毁评估模型 | 第86-92页 |
·网络抗毁度 | 第86-88页 |
·构造选路拓扑 | 第88-89页 |
·网络链路评估模型 | 第89-92页 |
·基于抗毁性的故障恢复机制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8章 网络路由及故障恢复仿真器设计 | 第94-105页 |
·网络仿真器实现原理 | 第94-95页 |
·网络仿真器系统设计 | 第95页 |
·网络仿真器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 | 第95-104页 |
·网络拓扑生成器 | 第95-98页 |
·网络流量模型生成器 | 第98-99页 |
·网络仿真器 | 第99-103页 |
·仿真数据分析器 | 第103-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9章 结论与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