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7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代理人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17-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基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激励理论 | 第18-20页 |
·代理人行为激励与约束的理论前提假设 | 第20-26页 |
·“经济人”假设 | 第20-22页 |
·代理人行为需要假设 | 第22-23页 |
·道德风险假设 | 第23-24页 |
·逆向选择假设 | 第24-25页 |
·信号传递和信息甄别 | 第25-26页 |
第3章 我国代理人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重视短期激励,缺乏中长期激励 | 第26-27页 |
·物质激励加大,缺乏精神激励 | 第27-28页 |
·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行业之间报酬激励机制差距大 | 第29页 |
·代理人的个人目标效用函数与委托人目标效用函数未能有效结合 | 第29-30页 |
·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内部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外部约束机制缺乏 | 第31-32页 |
第4章 完善代理人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主要对策 | 第32-40页 |
·代理人行为激励机制的建立 | 第33-37页 |
·实施有效的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 | 第33-34页 |
·建立代理人“内生激励”机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34-35页 |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35-36页 |
·建立代理人“剩余索取权”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代理人行为约束机制的建立 | 第37-40页 |
·完善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 第37-38页 |
·完善外部约束机制 | 第38-40页 |
第5章 某企业的案例分析 | 第40-43页 |
·案例简介 | 第40-41页 |
·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分析 | 第41-43页 |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