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医疗保障产生的中外理论 | 第11页 |
·医疗保障筹资理论的研究 | 第11-14页 |
·医疗服务的理论研究 | 第14-16页 |
·国内外对于农村医疗保障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 第19-31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概述 | 第19-20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0-24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第20-21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形成 | 第21-22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普及 | 第22页 |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的衰落解体 | 第22-23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兴起 | 第23-24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 第24-25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标准 | 第24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 第24-25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中央政府对重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资源投入不足 | 第26-28页 |
·农村医疗保障基金筹集和管理困难,医保覆盖率仍然很低 | 第28-29页 |
·定点合作医疗机构缺乏效率,农民并未得到实惠 | 第29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大病统筹制度增加了逆向选择风险,不符合我国国情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和城市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 | 第31-46页 |
·建设公平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 第32-39页 |
·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推进社会公平 | 第32-33页 |
·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代际公平 | 第33-34页 |
·建立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增强农民抵御疾病的风险 | 第34-35页 |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 第35-36页 |
·建立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利于推动国家市场化建设 | 第36-38页 |
·建立公平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维护农民的生存权 | 第38-39页 |
·城乡卫生资源分布不公 | 第39-41页 |
·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异 | 第41-42页 |
·资金筹集和管理的差异 | 第42-43页 |
·城乡医疗保障具体形式的差异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国际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46-57页 |
·发达国家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城乡统筹及全面覆盖 | 第47-49页 |
·英国全民健康服务体制——贝弗里奇模式 | 第47页 |
·法国、德国医疗保障更趋公平 | 第47-48页 |
·日本全民覆盖的国民健康保险 | 第48-49页 |
·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障的经验:关注农村贫困人群和低收入群体 | 第49-52页 |
·墨西哥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49-50页 |
·印度和泰国公平有效的健康保障制度 | 第50-52页 |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2-57页 |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保证 | 第52-53页 |
·最终目标是建立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障制度 | 第53-55页 |
·建立支付制度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 第55页 |
·医疗保障要以法律形式明确政府责任及以社区医疗服务的提供作为重要基础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建立公平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 | 第57-76页 |
·明确政府责任和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 第57-61页 |
·首先政府应该确立建设农村社会保障正确的原则和方向,积极组织和引导 | 第57-58页 |
·政府应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法律保证 | 第58-59页 |
·加强管理和监督,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健康发展 | 第59-60页 |
·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农民的医疗卫生教育,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 | 第60-61页 |
·拓宽农村医保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61-64页 |
·农村医保资金的筹集方式 | 第61-62页 |
·农村合作医疗多元化的筹资模式 | 第62-63页 |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建设问题 | 第63-64页 |
·引入合作医疗竞争机制,打破医疗垄断 | 第64-65页 |
·立足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行差异化的医疗保障模式 | 第65-73页 |
·根据地区发展水平提供不同的医疗产品和服务 | 第66-67页 |
·根据地区差异实行不同的医疗保障模式 | 第67-72页 |
·推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 第72-73页 |
·针对农村流动人口设计合理的合作医疗形式 | 第73-76页 |
·农村流动人口的定义 | 第73-74页 |
·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形式 | 第74-76页 |
结束语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