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植物生态学论文--植物与生物环境论文

不同品种小麦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滞留、迁移及其活性变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2-19页
     ·前言第12-13页
     ·小麦化感作用第13-14页
     ·小麦的化感物质第14-16页
     ·化感物质的释放及迁移转化第16-17页
     ·小麦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小麦化感作用的应用第18-19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黄土高原旱作小麦化感表达在根际土中的时空异质性研究第21-30页
   ·引言第21-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页
     ·盆栽试验第22页
     ·根系土壤水提液制备第22页
     ·化感生物测定第22页
     ·数据处理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不同旱作小麦品种根际土化感动态第22-24页
     ·不同旱作小麦品种根际土化感变异函数第24-25页
     ·不同旱作小麦品种根际土化感潜势时空异质性第25-27页
   ·讨论第27-30页
     ·小麦根系与根际土化感表达第27页
     ·小麦化感表达的时空格局与土壤环境异质性第27-28页
     ·小麦根系化感形成的自组织与熵变理论第28-30页
第三章 麦秸覆盖条件下化感物质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第30-38页
   ·引言第30-31页
   ·材料与方法第31页
     ·大田试验第31页
     ·土壤水提液制备第31页
     ·化感生物测定第31页
     ·数据处理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不同品种小麦秸秆覆盖下不同时期不同土壤深度化感表达第31-32页
     ·不同品种小麦秸秆覆盖下土壤化感动态第32-34页
     ·秸秆覆盖下土壤化感动态的空间变异函数第34-35页
     ·秸秆覆盖下土壤化感动态的时间变异函数第35-37页
   ·讨论第37-38页
     ·秸秆覆盖的化感效应第37页
     ·小麦秸秆化感表达的时空变化第37-38页
第四章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8页
作者简介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云雾山天然草地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基因表达数据挖掘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