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孤东油田七区西馆上段河流相储层层次结构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区地质及开发概况第10-13页
     ·地质概况第10-12页
     ·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2-13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内容第13-15页
     ·技术路线第15页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主要成果和认识第16-18页
第2章 精细地层-构造格架的建立第18-28页
   ·精细地层对比第18-25页
     ·精细地层对比思路第18页
     ·精细河流相地层对比方法第18-21页
     ·地层对比结果第21-25页
   ·精细构造格架的建立第25-28页
     ·断层模型的建立第25-26页
     ·精细地层格架模型的建立第26-28页
第3章 河流相储层构型要素及其测并响应第28-39页
   ·曲流河相储层构型要素类型及特征第28-34页
     ·河道砂体第28-30页
     ·溢岸(Overbank)沉积砂体第30-32页
     ·废弃河道第32-33页
     ·泛滥平原沉积(FF)第33-34页
   ·辫状河储层构成单元类型及特征第34-39页
     ·河道砂体第35-37页
     ·溢岸砂体第37-38页
     ·洪泛平原细粒沉积第38-39页
第4章 微相组合层次结构分析第39-48页
   ·研究思路第39-44页
   ·沉积微相组合的平面展布特征第44-45页
   ·垂向演变特征第45-48页
第5章 单一微相及其内部构型研究第48-109页
   ·单一曲流带及其内部点坝识别第48-84页
     ·研究思路第48-53页
     ·单一曲流带及点坝的识别第53-58页
     ·点坝内部精细解剖第58-69页
     ·典型井区点坝内部解剖实例第69-84页
   ·心滩坝识别及内部构型解剖第84-109页
     ·心滩坝识别第84-90页
     ·心滩坝内部构成单元第90-91页
     ·心滩坝模式分析第91-95页
     ·典型井区心滩坝内部解剖实例第95-109页
第6章 储层层次结构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第109-139页
   ·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第109-113页
   ·条带状河道内剩余油分布第113-115页
     ·条带状主河道砂体内剩余油分布第113-114页
     ·不同微相的剩余油分布第114-115页
   ·曲流河点坝砂体的剩余油分布第115-127页
     ·动态分析的剩余油分布模式第116-122页
     ·预测模式第122-127页
   ·辫状河砂体剩余油分布第127-139页
     ·辫状河道砂体的剩余油分布第127-129页
     ·心滩坝内部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第129-139页
结论与认识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设计及系统实现
下一篇: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地震子波建模提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