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苦楝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2 引言第18-20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0-31页
   ·材料第20-23页
   ·方法第23-3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1-68页
   ·表面消毒效果的检查第31页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第31-35页
   ·苦楝内生真菌中一些主要无孢菌类的分子鉴定第35-44页
     ·6株不产孢菌株的形态特征第35页
     ·不产孢菌株 DNA 提取电泳结果第35页
     ·不产孢菌株PCR扩增电泳第35-36页
     ·菌株的序列分析第36-44页
       ·KL233 序列比对分析第36-38页
       ·KL037序列比对分析第38-39页
       ·KL259序列比对分析第39-43页
       ·KL017序列比对分析第43-44页
   ·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44-48页
     ·苦楝内生真菌种群组成第44-45页
     ·不同地理来源各部分内生真菌的分布第45-46页
     ·不同地理来源内生真菌的分布第46-47页
     ·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分布第47页
     ·不同采集时期与内生真菌的关系第47-48页
   ·苦楝内生真菌抗植物病原真菌生物活性菌株的筛选第48-58页
     ·活性筛选菌株的分离结果第48-50页
     ·苦楝内生真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活性第50-52页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浓缩液对病原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第52-53页
     ·牛津杯法测3株目标菌株对指示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第53页
     ·活性菌株KL233稳定性测试第53-56页
       ·热稳定性第53-54页
       ·光稳定性第54页
       ·酸碱敏感性第54-55页
       ·贮藏稳定性第55-56页
     ·KL233代谢产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第56-58页
       ·菌丝体与大分子杂质的去除第56页
       ·发酵液中生物活性物质萃取试剂的选择第56-57页
       ·不同萃取体积比对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第57页
       ·最佳萃取次数的确定第57-58页
     ·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方案流程第58页
   ·苦楝内生真菌杀虫活性研究第58-62页
     ·活性筛选菌株的种类和来源第58-59页
     ·苦楝内生真菌致病性研究第59-61页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对柳兰叶甲的生物活性测定第61页
     ·苦楝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马尾松毛虫的生物活性测定第61-62页
   ·利用薄层分析(T L C )进行产物的初步分析第62-66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H P L C - M S )作进一步分析第66-68页
讨论第68-73页
 1、药用植物苦楝的选择第68页
 2、内生真菌分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68-69页
 3、内生真菌的鉴定第69页
 4、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第69-70页
 5、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第70页
 6、KL233代谢产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第70-71页
 7、杀虫实验第71页
 8、球孢白僵菌植物内生化第71页
 9、苦楝内生真菌与苦楝素第71-73页
结论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致谢第84-85页
作者简介第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RNAi技术对球孢白僵菌羧基转运蛋白基因BbJEN1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海南产桶形芋螺毒管蛋白质组学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