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教义思想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6-9页 |
第二章 宁玛派的历史传承 | 第9-15页 |
一、远传经典传承 | 第9-14页 |
(一) 《幻变经》的传承 | 第9-11页 |
(二) 集经的传承 | 第11-12页 |
(三) 心品的传承 | 第12-14页 |
1、心部的传承 | 第12-13页 |
2、界部的传承 | 第13页 |
3、教授部的传承 | 第13-14页 |
二、近传伏藏传承 | 第14-15页 |
(一) 地下伏藏 | 第14页 |
(二) 心间伏藏 | 第14-15页 |
三、甚深净相传承 | 第15页 |
第三章 宁玛派的思想 | 第15-35页 |
一、“三根九乘”的判教思想 | 第15-23页 |
(一) 下根器 | 第16-18页 |
1、声闻乘 | 第16-17页 |
2、缘觉乘 | 第17页 |
3、菩萨乘 | 第17-18页 |
(二) 中根器 | 第18-19页 |
1、事部 | 第18-19页 |
2、行部 | 第19页 |
3、瑜伽部 | 第19页 |
(三) 锐根器 | 第19-23页 |
1、摩诃瑜伽 | 第19-20页 |
2、阿努瑜伽 | 第20页 |
3、阿底瑜伽 | 第20-23页 |
二、宁玛派的心性论 | 第23-30页 |
三、宁玛派的中观见 | 第30-34页 |
(一) 印度传统的中观思想 | 第30-32页 |
(二) 宁玛派对印度传统中观思想的理解和创新 | 第32-34页 |
四、宁玛派佛苯融合的思想 | 第34-35页 |
第四章“顿渐之诤”及禅宗对宁玛派思想的影响 | 第35-46页 |
一、“顿渐之诤”对宁玛派的影响 | 第35-41页 |
(一) 以摩诃衍那为代表的顿悟顿修思想的影响 | 第35-39页 |
(二) 以莲花戒为代表的顿悟渐修思想的影响 | 第39-41页 |
二、禅宗与宁玛派思想的异同 | 第4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