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律师在场权概述 | 第9-15页 |
一、律师在场权的概念、内容及其历史发展 | 第9-10页 |
二、律师在场权的法理基础 | 第10-12页 |
(一) 无罪推定原则 | 第10-11页 |
(二) 正当程序原则 | 第11页 |
(三) 权力制约原则 | 第11-12页 |
三、律师在场权的域外考察 | 第12-15页 |
(一) 美国 | 第12-13页 |
(二) 英国 | 第13页 |
(三) 法国 | 第13-14页 |
(四) 德国 | 第14页 |
(五) 俄罗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律师在场权经济学分析的必要性 | 第15-25页 |
一、律师在场权经济学分析的价值 | 第15-17页 |
二、律师在场权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及其分析维度 | 第17-23页 |
(一) 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 第17-19页 |
(二) 科斯定理: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 第19-20页 |
(三) 供给需求分析工具和成本收益分析工具:经济学分析的助推器 | 第20-23页 |
(四) 三个分析维度:经济学分析的运行轨道 | 第23页 |
三、律师在场权经济学分析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律师在场权的经济学分析 | 第25-32页 |
一、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关系 | 第25-26页 |
二、运用科斯定理分析律师在场权 | 第26-27页 |
三、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律师在场权 | 第27-30页 |
四、运用效率原则分析律师在场权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我国律师在场权的完善 | 第32-35页 |
一、我国律师在场权的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二、我国律师在场权的法律完善 | 第33-35页 |
(一) 加快立法进程,用法律明确律师在场权 | 第33页 |
(二)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 第33-34页 |
(三) 引入程序性保护机制 | 第34页 |
(四) 设立律师相应的执业豁免权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