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禁止反言原则的历史演进 | 第8-13页 |
第一节 禁止反言原则的概念界定 | 第8-9页 |
第二节 禁止反言的理论基础及发展 | 第9-13页 |
一、合同法中禁止反言原则的产生 | 第9-10页 |
二、保险法中禁止反言原则的产生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我国保险法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禁止反言原则的构成要件 | 第14-17页 |
一、保险人先行为的虚假表示或陈述是确定清晰的 | 第15-16页 |
二、投保人对保险人的信赖必须是合理的 | 第16-17页 |
三、信赖的一方基于信赖对方而产生了实际的损害 | 第17页 |
第二节 禁止反言原则在我国保险法中的规定及意义 | 第17-19页 |
一、禁止反言原则在我国保险法中的体现 | 第17-18页 |
二、引入禁止反言原则对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情形 | 第19-25页 |
一、保险人通过代理人、体检机构知悉投保时即存在无效情形 | 第19-21页 |
二、保险代理人进行了误导性解释,并且投保人信以为真 | 第21-22页 |
三、保险人交付保单时,明知存在合同解除之原因仍收取保险费的 | 第22页 |
四、保险人或其代理人表示已按照投保人的要求做出一定的行为,实际上未实施 | 第22-23页 |
五、保险人通过赔付已知晓的事实 | 第23-24页 |
六、投保人在先前投保之文件中已有陈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保险法禁止反言原则的限制 | 第25-30页 |
第一节 禁止反言原则限制的现实意义 | 第25-28页 |
一、保险欺诈——各国保险业共同面临的风险 | 第25-26页 |
二、代理人制度——我国保险业不成熟的销售模式 | 第26-27页 |
三、诚信环境——禁止反言原则的土壤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禁止反言原则的限制情形 | 第28-30页 |
一、投保人的明显欺诈行为 | 第28页 |
二、口头证据规则 | 第28-29页 |
三.承保范围之争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禁止反言原则对我国保险机构的影响和对策 | 第30-38页 |
第一节 禁止反言原则对我国保险机构的重大影响 | 第30-31页 |
一、保护了投保人利益,减少了理赔纠纷 | 第30页 |
二、将促进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保险机构的对策 | 第31-38页 |
一、加大代理人销售行为管控 | 第31-33页 |
二、严格内部审核管控 | 第33-35页 |
三、建立与医疗机构、社保机构、行业内的信息共享 | 第35-36页 |
四、让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发挥作用 | 第36-37页 |
五、尝试引入社会征信系统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