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导言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问题与症结 | 第10-11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实践与作用 | 第11-13页 |
| ·本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9页 |
| ·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社会资本运用于组织层面的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文献简评 | 第18-19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设计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步骤 | 第20-21页 |
|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 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回顾 | 第22-31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基本内涵 | 第22-23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概念 | 第22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制度特征 | 第22-23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状况 | 第23-31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实践形式 | 第24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运行机制 | 第25-27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运行绩效 | 第27-29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发展困境 | 第29-31页 |
| 3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中社会资本及其效用的理论分析 | 第31-38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与社会资本的运作 | 第31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社会资本要素分析 | 第31-34页 |
| ·社会信任 | 第32页 |
| ·社会参与 | 第32-33页 |
| ·社会网络 | 第33页 |
| ·社会规范 | 第33-34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中社会资本效用的理论分析 | 第34-38页 |
| ·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 | 第34页 |
| ·降低交易成本 | 第34-36页 |
| ·增强组织整体学习能力 | 第36页 |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36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社会资本的二重性特征 | 第36-38页 |
| 4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社会资本及其效用的案例调查分析 | 第38-49页 |
| ·调查样本概况 | 第38-41页 |
| ·样本村基本情况 | 第38-39页 |
| ·样本村资金互助组织运行情况 | 第39-40页 |
| ·调查对象与内容 | 第40-41页 |
| ·调查资料处理与分析 | 第41-47页 |
| ·调查样本分布 | 第41-42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认同情况 | 第42页 |
| ·农民从资金互助组织中受益情况 | 第42-43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约束 | 第43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社会资本状况及其效用分析 | 第43-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5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49-53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持续发展路径:微观层面 | 第49-51页 |
| ·发展优势产业,支撑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 | 第49-50页 |
| ·培育并有效转化社会资本,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建设 | 第50-51页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持续发展路径:宏观层面 | 第51-53页 |
| ·健全金融立法,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合法化 | 第51-52页 |
| ·加大对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组织资金支持 | 第52页 |
| ·开展多形式的知识教育与宣传 | 第52页 |
| ·加强金融监管,确保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稳定发展 | 第52-53页 |
| 6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5页 |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53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7页 |
| 附录1:社会资本与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调查问卷 | 第58-60页 |
| 附录2:S 村农户信用担保公司管理办法 | 第60-62页 |
| 附录3:W 村资金互助组织章程 | 第62-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