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理由分析 | 第11-17页 |
(一)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界定 | 第11-13页 |
(二)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否定理由以及评析 | 第13-16页 |
(三)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立法价值 | 第16-17页 |
二、两种立法模式的比较 | 第17-26页 |
(一) 两种立法模式的成因分析 | 第18-19页 |
(二) 取得事由的比较 | 第19-21页 |
(三) 取得财源的比较 | 第21-22页 |
(四) 处分后果的比较 | 第22-24页 |
(五) 决定机关的比较 | 第24-25页 |
(六) 小结 | 第25-26页 |
三、我国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立法检讨 | 第26-30页 |
(一) 我国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二) 我国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7-28页 |
(三) 我国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立法的不足 | 第28-29页 |
(四) 小结 | 第29-30页 |
四、完善我国公司取得自己股份制度的建议 | 第30-42页 |
(一) 扩展取得事由的范围 | 第31-33页 |
(二) 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实体规制 | 第33-36页 |
1. 缩小取得自己股份的财源范围 | 第33-34页 |
2. 完善取得价格的规定 | 第34-35页 |
3. 完善取得数量的规定 | 第35页 |
4. 完善决定机关的规定 | 第35-36页 |
(三) 确立合法取得自己股份的法律效果 | 第36-37页 |
(四) 增加违法取得自己股份的规定 | 第37-42页 |
1. 违法取得自己股份的效力 | 第38-39页 |
2. 违法取得自己股份的处分 | 第39页 |
3. 完善管理层的民事赔偿责任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