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小说的基本特征及成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2 宋元话本小说以怪为美的题材特征 | 第9-16页 |
·志怪题材的承袭与发展 | 第9页 |
·志怪题材的类型及特征 | 第9-14页 |
·人鬼故事类:人妖(鬼)之恋的惊悚性 | 第9-11页 |
·降妖除怪类:神仙道术的幻化性 | 第11-13页 |
·离奇公案类:公案故事的传奇性 | 第13-14页 |
·志怪题材的民间性和趣味性及成因 | 第14-16页 |
3 宋元话本小说诗词文结合的叙述特征 | 第16-28页 |
·诗词介入小说的概况 | 第16-20页 |
·诗词入文的发展源流 | 第16-17页 |
·宋元话本小说重视诗词入文的原因 | 第17-20页 |
·宋元时期社会尚词的文化风气 | 第18页 |
·宋元时期社会自上而下的享乐之风 | 第18-19页 |
·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娱乐功能需要 | 第19-20页 |
·宋元话本小说词文结合的结构特点 | 第20-22页 |
·篇首用词 | 第20-21页 |
·篇中用词 | 第21-22页 |
·篇末用词 | 第22页 |
·宋元话本小说词文结合的功能特点 | 第22-26页 |
·以词写人体验情感 | 第22-24页 |
·以词写景诗化情境 | 第24-25页 |
·以词铺陈推动情节 | 第25页 |
·以词点染深化主题 | 第25-26页 |
·词文结合模式之意义 | 第26-28页 |
4 宋元话本小说注重白话的表达特征 | 第28-37页 |
·宋元话本小说注重白话的原因 | 第28-29页 |
·宋元话本小说注重白话的体征 | 第29-35页 |
·独特的问答形式 | 第29-32页 |
·个性化语言与流行语 | 第32-33页 |
·人物口语化叙述 | 第33-35页 |
·宋元话本小说语言转变的实质:文学审美群体的转移 | 第35-37页 |
5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