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字体设计形态学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字体设计及字体设计的范畴 | 第7-8页 |
二、艺术形态学及字体设计形态学概念的提出 | 第8-11页 |
第一章、字体设计的构成成份 | 第11-16页 |
一、"点" | 第11-13页 |
1.字符中的点 | 第11-12页 |
2.作为"点"存在的字符 | 第12-13页 |
二、"线" | 第13-15页 |
1.字符中的线 | 第13-14页 |
2.作为"线"存在的文本 | 第14-15页 |
三、"面" | 第15-16页 |
1.字符中的面 | 第15页 |
2.作为"面"存在的字体排列及栅格 | 第15-16页 |
第二章、字体设计的形式组织结构 | 第16-22页 |
一、字体设计的空间结构 | 第16-18页 |
二、字体设计的时间结构 | 第18-20页 |
三、字体设计的因果结构 | 第20-22页 |
第三章、字体设计的复合成份探析 | 第22-44页 |
一、字体设计的结构 | 第22-29页 |
1.栅格结构 | 第22-25页 |
2.不规整结构 | 第25-29页 |
二、字体设计的节奏 | 第29-34页 |
1.规则的节奏调整 | 第30-32页 |
2.非规则的节奏 | 第32-33页 |
3.文字内容与节奏 | 第33-34页 |
三、字体设计的黑白空间 | 第34-37页 |
四、多元因素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 第37-44页 |
1.历史潮流及艺术运动 | 第37-39页 |
2.科技与工艺 | 第39-43页 |
3.人的生理特性(眼和脑)对字体设计的影响 | 第43-44页 |
第四章、字体设计的构成方式 | 第44-50页 |
一、功能性的构成方式 | 第44-46页 |
二、再现性的构成方式 | 第46-47页 |
三、解释性的构成方式 | 第47-48页 |
四、主题性的构成方式 | 第48-50页 |
第五章、建构字体设计形态学的意义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7页 |
参考书目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