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能的双尺度渐近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0页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4页
   ·热力耦合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多尺度模拟与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6-28页
     ·纳观至微观尺度的模拟方法第17-19页
     ·微观至细观尺度的模拟方法第19-22页
     ·细观至宏观尺度的模拟方法第22-28页
     ·原子论/连续体理论耦合的多尺度计算第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双尺度渐近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第30-45页
   ·引言第30-31页
   ·线弹性问题的双尺度方程第31-36页
   ·热力耦合问题的双尺度方程第36-41页
     ·热力耦合问题的数学描述第36-37页
     ·热平衡方程分析第37-39页
     ·力学平衡方程分析第39-41页
   ·双尺度方法的数值实现第41-43页
     ·双尺度方法与有限元的结合第41-42页
     ·均匀化解各阶导数的计算第42-43页
   ·双尺度方法的计算步骤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双尺度渐近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第45-63页
   ·材料有效性能的预报第45-53页
     ·热传导系数预报第45-46页
     ·杨氏模量预报第46-48页
     ·热膨胀系数预报第48-49页
     ·夹杂形状对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第49-52页
     ·夹杂间相互作用对材料有效性能的影响第52-53页
   ·结构场函数的描述第53-58页
     ·线弹性问题力学场的描述第53-56页
     ·热力耦合问题温度场和力学场的描述第56-58页
   ·热力耦合效应分析第58-61页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4章 ZrB_2-SiC 超高温陶瓷的多尺度计算第63-78页
   ·引言第63-64页
   ·组分材料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64-67页
   ·ZrB_2-SiC 超高温陶瓷有效性能的表征第67-69页
     ·ZrB_2-SiC 超高温陶瓷的有效力学性能第67-69页
     ·ZrB_2-SiC 超高温陶瓷的有效热物理性能第69页
   ·ZrB_2-SiC 超高温陶瓷热响应分析第69-74页
     ·SiC 夹杂含量和尺寸对热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第70-72页
     ·SiC 夹杂颗粒间距对热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第72-74页
   ·碳纤维增韧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宏细观响应计算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5章 计算含界面相复合材料三维应力场的二重双尺度方法第78-100页
   ·二重双尺度方法的计算方案第78-79页
   ·界面相力学性能的表征与分析第79-80页
   ·宏观力学性能的表征第80-84页
   ·不同宏观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场计算第84-98页
     ·轴向均匀拉伸载荷下的响应分析第85-90页
     ·横向均匀拉伸载荷下的响应分析第90-94页
     ·横向均匀剪切载荷下的响应分析第94-98页
   ·界面相性能对应力场分布的影响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6章 单向复合材料轴向强度的预报方法第100-111页
   ·经典强度理论第100-102页
     ·断裂准则第100-101页
     ·屈服准则第101-102页
   ·细观强度准则第102页
   ·单向复合材料轴向强度的双尺度表达式第102-105页
   ·数值算例第105-110页
     ·轴向压缩强度第105-108页
     ·轴向拉伸强度第108-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个人简历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酸盐自润滑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
下一篇:介孔纳米磷灰石的模板法调控合成及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