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5页 |
1 绪论 | 第15-43页 |
·前言 | 第15页 |
·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 | 第15-23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5-17页 |
·遗传多样性的评估方法 | 第17-20页 |
·遗传多样性的统计方法 | 第20-23页 |
·系统发育系统学 | 第23-27页 |
·基本原理及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系统发育推断方法 | 第24-27页 |
·线粒体DNA | 第27-32页 |
·动物线粒体DNA结构 | 第27页 |
·动物线粒体DNA特点 | 第27-29页 |
·线粒体DNA在野生动物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第29-32页 |
·貂类研究概况 | 第32-40页 |
·紫貂研究概况 | 第32-37页 |
·黄喉貂研究概况 | 第37-38页 |
·貂属进化研究 | 第38-4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40-43页 |
2 紫貂遗传多样性及与北欧种群间的关系 | 第43-57页 |
·前言 | 第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数据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 | 第47-52页 |
·形态学分类 | 第47页 |
·序列变异 | 第47-48页 |
·种群关系与基因流 | 第48-50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50页 |
·进化历史 | 第50-51页 |
·中国境内紫貂与北欧紫貂的系统进化关系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6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52-53页 |
·种群遗传结构 | 第53-54页 |
·进化历史 | 第54-55页 |
·保护建议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3 紫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及其进化 | 第57-67页 |
·前言 | 第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实验材料与基因组DNA提取 | 第57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57-58页 |
·序列分析 | 第58-59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59页 |
·结果 | 第59-63页 |
·基因组成与排列 | 第59-61页 |
·核苷酸组成及比较 | 第61页 |
·蛋白质编码基因 | 第61-62页 |
·D-loop控制区 | 第62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紫貂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 第63-64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4 黄喉貂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及其起源 | 第67-79页 |
·前言 | 第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实验材料与基因组DNA提取 | 第67页 |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 第67-68页 |
·序列分析 | 第68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68-69页 |
·结果 | 第69-74页 |
·黄喉貂线粒体全基因组概况 | 第69-71页 |
·核苷酸组成 | 第71-72页 |
·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 | 第72-73页 |
·tRNA基因和rRNA基因 | 第73页 |
·D-loop区 | 第73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7页 |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 | 第74-75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鼬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生 | 第79-87页 |
·前言 | 第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0页 |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实验方法 | 第80页 |
·数据分析 | 第80页 |
·结果 | 第80-84页 |
·鼬科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特征 | 第80-81页 |
·延长终止相关序列 | 第81-83页 |
·中央区 | 第83页 |
·保守序列区 | 第83-84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鼬科动物控制区结构 | 第84-85页 |
·鼬科动物系统发育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