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 | 第19-27页 |
·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3页 |
·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 第19-21页 |
·和谐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行性 | 第21-23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演进 | 第23-27页 |
·试点阶段(1986-1992 年) | 第23-24页 |
·推广阶段(1992-1998 年) | 第24页 |
·整顿阶段(1998-2003 年) | 第24-25页 |
·恢复阶段(2003 年-至今)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第27-35页 |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 第27-29页 |
·缺乏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重视 | 第27-28页 |
·高估土地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地位和功能 | 第28页 |
·过度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成本 | 第28-29页 |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 第29-31页 |
·制度设计理念存在明显偏差 | 第29页 |
·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不明显 | 第29-30页 |
·覆盖面较小且保障水平过低 | 第30-31页 |
·管理运行中的不足 | 第31-35页 |
·管理体制较为混乱,高素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 | 第31页 |
·政策法规不很稳定、政府的信誉面临较大挑战 | 第31-32页 |
·机构运行成本过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 | 第32页 |
·基金管理不够规范,资金挤占挪用现象较严重 | 第32-35页 |
第4章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路径 | 第35-46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目标 | 第35-37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远期目标 | 第35-36页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近期目标 | 第36-37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 第37页 |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37页 |
·坚持自身与外部力量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坚持制度完善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第38页 |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38-46页 |
·深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 | 第38-40页 |
·加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扶持力度 | 第40页 |
·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 第40-41页 |
·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 | 第41-43页 |
·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运行机制 | 第43-44页 |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