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循环水泵房机组—结构—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概述 | 第8-10页 |
| ·多层工业厂房结构抗振研究 | 第8-9页 |
| ·研究厂房振动的意义与采取的措施 | 第9-10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0页 |
| ·厂房结构动力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课题的主要目的、内容 | 第11-14页 |
| ·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1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中新见解 | 第12页 |
| ·课题的主要难点 | 第12-14页 |
| 2 结构动力分析理论 | 第14-27页 |
| ·结构动力特性简述 | 第14页 |
| ·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 ·质量矩阵与阻尼矩阵 | 第15-17页 |
| ·结构自振频率与振型 | 第17-18页 |
| ·谐响应分析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时程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20-23页 |
| ·边界处理 | 第23-26页 |
| ·刚性地基 | 第24页 |
| ·弹性地基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火电厂循环水泵房结构数值模型与模态分析 | 第27-38页 |
| ·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 ·泵房基本资料 | 第28-29页 |
| ·计算目的 | 第28页 |
| ·材料参数 | 第28页 |
| ·计算要求 | 第28-29页 |
| ·荷载说明 | 第29页 |
| ·有限元建模 | 第29-32页 |
| ·分析软件及单元介绍 | 第29-30页 |
| ·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0-32页 |
| ·模态分析 | 第32-37页 |
|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32页 |
| ·ANSYS软件的模态分析 | 第32-33页 |
| ·厂房结构自振频率与振型 | 第33-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循环水泵房结构的谐响应分析 | 第38-50页 |
| ·ANSYS软件中谐响应分析介绍 | 第38页 |
| ·荷载的施加 | 第38-39页 |
| ·谐响应成果分析 | 第39-48页 |
| ·基本资料 | 第39-40页 |
| ·结构共振判断方法 | 第40页 |
| ·弹性地基情况下谐响应分析 | 第40-45页 |
| ·刚性地基情况下谐响应分析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5 泵站厂房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50-70页 |
| ·瞬态动力学分析简介 | 第50页 |
| ·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与重要步骤 | 第50-53页 |
| ·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 ·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步骤 | 第51-53页 |
| ·简谐波中的"拍"现象 | 第53-54页 |
| ·弹性地基作用下瞬态时程成果分析 | 第54-62页 |
| ·不同数量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54-56页 |
| ·不同初相位两台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56-58页 |
| ·不同角速度两台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58-61页 |
| ·不同基床系数一台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61-62页 |
| ·刚性地基作用下瞬态时程成果分析 | 第62-69页 |
| ·不同数量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62-64页 |
| ·不同初相位两台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64-65页 |
| ·不同角速度两台机组运行工况比较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 ·本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70-71页 |
| ·展望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