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第10-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2 盈余管理研究概述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的界定 | 第13页 |
·国内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的界定 | 第15页 |
·国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 | 第17-18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情况 | 第18-27页 |
·与盈余管理相关的几个问题 | 第18-20页 |
·盈余管理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盈余管理的主体、客体 | 第18-19页 |
·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区别 | 第19-20页 |
·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 第20页 |
·盈余管理的性质 | 第20-22页 |
·盈余管理的正面作用 | 第20-21页 |
·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 | 第21-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2-24页 |
·盈余数字的有用性 | 第22-23页 |
·机会主义动机 | 第23页 |
·其它动机 | 第23-24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 第25页 |
·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 第25-27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 第27-43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总体研究 | 第27-39页 |
·研究假设及思路 | 第27页 |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实证研究过程及分析 | 第28-39页 |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 第39-43页 |
·模型的设计 | 第39-41页 |
·回归系数分析 | 第41-43页 |
5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 第43-48页 |
·完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 | 第43-44页 |
·完善会计准则 | 第43页 |
·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 | 第43-44页 |
·加强对资产重组、资产评估的管理 | 第44页 |
·规范关联交易行为 | 第44-45页 |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44页 |
·健全重大关联交易股东大会核准制 | 第44-45页 |
·建立和健全有效地激励机制 | 第45页 |
·改善证券市场相关制度规定 | 第45页 |
·加强外部监督 | 第45-47页 |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职责 | 第45-46页 |
·发展财务分析师队伍 | 第46页 |
·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 | 第46页 |
·加大处罚力度 | 第46-47页 |
·完善职业道德的规范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