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不同株型桃树生长动态和物质分配差异的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引言 | 第13-30页 |
·桃树的生长型资源 | 第13-15页 |
·紧凑型 | 第13页 |
·半矮化型 | 第13页 |
·矮化型 | 第13-14页 |
·柱型 | 第14页 |
·直立型 | 第14页 |
·短枝型 | 第14页 |
·垂枝型 | 第14-15页 |
·植物株型发育的调控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 | 第15-17页 |
·生长素对株型调控 | 第17-21页 |
·生长素合成对植物株型的调控 | 第17-18页 |
·生长素代谢对植物株型的调控 | 第18-19页 |
·生长素极性运输对植物株型的调控 | 第19-21页 |
·生长素信号途径对植物株型的调控 | 第21页 |
·赤霉素对株型冠型及枝条发育的调节 | 第21-22页 |
·赤霉素对树木株型及冠型的影响 | 第21-22页 |
·赤霉素对枝条发育的影响 | 第22页 |
·矿质元素的种类及作用 | 第22-25页 |
·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 | 第22-23页 |
·矿质元素与呼吸作用 | 第23-24页 |
·矿质元素与其他生理作用 | 第24-25页 |
·矿质元素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第25页 |
·氨基酸的种类、合成与代谢 | 第25-29页 |
·氨基酸的种类 | 第25-26页 |
·氨基酸合成与代谢 | 第26-29页 |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 第26-28页 |
·氨基酸的代谢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2页 |
·生长量调查 | 第30页 |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第31页 |
·休眠期树体各部位干重的测定 | 第31页 |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1页 |
·三种株型桃生长动态变化 | 第32-34页 |
·三种株型桃新梢中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第34-37页 |
·三种株型桃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差异 | 第37-38页 |
·三种株型桃干物质分配的差异 | 第38-39页 |
·不同株型桃树各部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 | 第39-46页 |
·三种株型桃树各部位含氮量的差异 | 第39-40页 |
·三种株型桃树各部位含磷量的差异 | 第40页 |
·三种株型桃树各部位含钾量的差异 | 第40-42页 |
·三种株型桃树各部位含镁量的差异 | 第42-43页 |
·三种株型桃树各部位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 第43-46页 |
·不同株型桃树各部位氨基酸含量比较 | 第46-51页 |
·一年生枝中氨基酸组分及比例差异 | 第48页 |
·二年生枝中氨基酸氨基酸组分及比例的差异 | 第48-50页 |
·主干中氨基酸组分及比例的差异 | 第50页 |
·粗根中氨基酸组分及比例的差异 | 第50页 |
·细根中氨基酸组分及比例的差异 | 第50-51页 |
·毛细根中氨基酸组分及比例的差异 | 第51页 |
4 讨论 | 第51-56页 |
·枝条的生长角度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内源激素对生长的调控 | 第52-53页 |
·影响植株干物质积累的因素 | 第53-54页 |
·矿质元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54-55页 |
·休眠期内果树体内氨基酸含量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