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大气探测(气象观测)论文--大气探测仪器及设备论文

军用便携式气象站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4页
     ·引言第11-12页
     ·国内外气象探测和气象预报发展现状第12-13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14-16页
第2章 系统设计第16-20页
   ·便携式气象站工作原理第16-17页
     ·便携式气象站组成第16-17页
     ·便携式气象站技术要求第17页
   ·数传电台综述第17-20页
     ·数传电台概述第17-18页
     ·数传电台的选择第18-20页
第3章 便携式气象站硬件设计第20-45页
   ·总体设计第20-21页
     ·便携式气象站硬件结构第20-21页
     ·便携式气象站工作过程第21页
   ·传感器与调理电路设计第21-32页
     ·气压传感器电路设计第21-23页
     ·温度、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第23-27页
     ·风向、风速传感器电路设计第27-29页
     ·雨量传感器与调理电路设计第29-31页
     ·核辐射传感器与调理电路设计第31-32页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设计第32-38页
     ·STC11F60XE 单片机简介第32-33页
     ·复位、看门狗和晶振电路第33-34页
     ·实时时钟电路第34-35页
     ·显示和按键电路第35-36页
     ·外部扩展存储器第36-38页
   ·数据处理终端硬件设计第38-41页
     ·军用笔记本电脑与数据采集终端接口设计第38页
     ·军用笔记本电脑与数传电台接口设计第38-41页
   ·电源电路设计第41-45页
     ·电源供电简介第41页
     ·市电供电电路第41-42页
     ·锂聚电池供电设计第42-43页
     ·采集板电源稳压电路第43-45页
第4章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设计第45-68页
   ·软件组成第45页
   ·主程序设计第45-46页
   ·上电初始化模块设计第46-48页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第48-50页
     ·定时器 T0 中断服务程序第48页
     ·外部中断 INT0 服务程序第48-50页
   ·按键扫描模块第50-51页
   ·液晶显示模块第51页
   ·系统对时模块第51-52页
   ·风向风速数据采集模块第52-55页
     ·WindSonic 数据采集原理第52-53页
     ·WindSonic 数据格式第53-54页
     ·WindSonic 数据读取与处理第54-55页
   ·气压数据采集模块第55-57页
   ·温度和湿度数据采集模块第57-59页
     ·温度和湿度数据采集第57-59页
     ·相对湿度值转换和非线性补偿第59页
   ·核辐射数据采集模块第59-60页
   ·数据保存与读取模块第60-64页
     ·FM24C516 写入和读出协议第60-63页
     ·分钟数据保存与读取第63-64页
   ·数据发送与接收模块第64-68页
     ·数据传输协议第64-65页
     ·发送分钟数据第65-66页
     ·发送暂存数据第66页
     ·数据和指令接收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1.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第68页
 2.本文的不足之处第68-69页
 3.对本课题的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录A:作者在攻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附录B:硬件电路图第76-77页
附录C:部分程序源代码第77-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邵阳长城水泥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碳微米球和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