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雷击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问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 ·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第2章 雷电放电过程及绕击机理的研究 | 第15-33页 |
| ·云-地闪电发展的物理原理 | 第15-17页 |
| ·云-地闪电的电学参量 | 第17-20页 |
| ·雷暴日与雷暴小时 | 第17-18页 |
| ·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密度 | 第18页 |
| ·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和极性 | 第18-19页 |
| ·雷电流的波头和陡度 | 第19-20页 |
| ·输电线路绕击的过程 | 第20-22页 |
| ·绕击耐雷水平的计算方法 | 第22-32页 |
| ·规程法 | 第22页 |
| ·电气几何模型(EGM) | 第22-30页 |
| ·先导传播模型(LPM)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绕击仿真计算 | 第33-56页 |
| ·绕击过电压的计算 | 第33-35页 |
| ·弧垂的计算 | 第35-36页 |
| ·绕击雷电流范围的确定 | 第36-39页 |
| ·最小绕击雷电流 | 第36-37页 |
| ·最大绕击雷电流 | 第37-39页 |
| ·关于击距系数的讨论 | 第39-41页 |
| ·跨沟/跨谷档距内绕击情况分析 | 第41-44页 |
| ·工程实例 | 第44-46页 |
| ·绕击屏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5页 |
| ·杆塔高度 | 第46-48页 |
| ·避雷线保护角 | 第48-51页 |
| ·地面倾角 | 第51-55页 |
| ·土壤电阻率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4章 基于分形学理论的火花放电的试验研究 | 第56-65页 |
| ·雷电分形学基础 | 第56-57页 |
| ·火花放电击距系数的模拟试验 | 第57-61页 |
| ·试验原理 | 第58-59页 |
| ·试验设备的选取 | 第59-60页 |
| ·放电次数和间隔 | 第60页 |
| ·试验方法 | 第60-61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