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多电平逆变器主回路的拓扑结构 | 第14-22页 |
| ·基本电压源逆变电路 | 第14-16页 |
| ·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6-18页 |
| ·电容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8-19页 |
| ·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 | 第19-2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调制策略 | 第24-48页 |
| ·级联变频器移相SPWM调制 | 第24-35页 |
| ·载波垂直与载波水平移相SPWM调制方法的比较 | 第25-28页 |
| ·两种载波移相二重化SPWM调制方法的比较 | 第28-30页 |
| ·载波移相角与串联单元个数的关系 | 第30-32页 |
| ·调制比M对输出电压的影响 | 第32-35页 |
| ·系统模型及调制策略的数学分析 | 第35-40页 |
| ·三电平H桥的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 ·三电平H桥单元级联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37页 |
| ·载波移相式PWM技术的数学分析 | 第37-40页 |
| ·级联多电平变频器死区效应分析 | 第40-45页 |
| ·单桥臂死区效应的分析 | 第40-42页 |
| ·M个功率单元级联系统的死区效应 | 第42-43页 |
| ·仿真验算分析正确性 | 第43-45页 |
| ·变频器系统恒压频比控制原理 | 第45-48页 |
| 第3章 级联多电平变频器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62页 |
| ·主电路的结构 | 第48-51页 |
| ·多重移相变压器 | 第48-49页 |
| ·不可控整流电路 | 第49-50页 |
| ·功率单元 | 第50-51页 |
| ·控制电路 | 第51-55页 |
| ·DSP主控芯片的选取 | 第52-53页 |
| ·DSP外扩存储器 | 第53-54页 |
| ·CPLD芯片的选择 | 第54-55页 |
| ·隔离驱动电路 | 第55页 |
| ·系统电源的设计 | 第55-57页 |
| ·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57-60页 |
| ·转速检测电路 | 第57-58页 |
| ·电流检测电路 | 第58页 |
| ·电压检测电路 | 第58-59页 |
| ·检测保护电路 | 第59-60页 |
| ·通信电路的设计 | 第60-62页 |
| 第4章 级联变频器测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2-81页 |
| ·测控系统采用的通信协议 | 第62-63页 |
| ·上位机Lab windows/CVI监控界面设计 | 第63-68页 |
| ·Labwindows/CVI中的主要函数及其在程序中的应用 | 第68-74页 |
| ·测控系统下位机DSP部分设计 | 第74-81页 |
| ·转速闭环控制 | 第74-75页 |
| ·串行通信 | 第75-76页 |
| ·A/D转换部分 | 第76-79页 |
| ·光编测速部分 | 第79-81页 |
| 第5章 级联变频器系统仿真及实验结果 | 第81-91页 |
| ·级联多电平逆变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81-83页 |
| ·逆变系统主电路模型 | 第81-82页 |
| ·载波和调制波产生单元 | 第82页 |
| ·脉冲发生器模型 | 第82-83页 |
| ·考虑死区与否的仿真结果对比 | 第83-85页 |
| ·不考虑死区的仿真结果 | 第83-84页 |
| ·考虑死区后异步电机端波形分析 | 第84-85页 |
| ·测控界面数据采集结果 | 第85-86页 |
|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实验结果 | 第86-88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