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特征与绩效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逻辑架构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资产剥离相关理论回顾 | 第17-30页 |
·资产剥离基本理论 | 第17-21页 |
·资产剥离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资产剥离的类别划分 | 第18-20页 |
·资产剥离的路径选择 | 第20-21页 |
·资产剥离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企业边界理论 | 第21-23页 |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盈余管理假说 | 第25页 |
·融资假说 | 第25-26页 |
·资产剥离绩效研究回顾 | 第26-28页 |
·资产剥离绩效的定性分析 | 第26-27页 |
·资产剥离绩效的定量研究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3.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特征探析 | 第30-45页 |
·我国企业资本经营的外部环境 | 第30-32页 |
·我国企业资本经营的沿革 | 第32-34页 |
·资产剥离的行为特征 | 第34-39页 |
·资产剥离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34-36页 |
·资产剥离的关联交易特征 | 第36-37页 |
·资产剥离的结算特征 | 第37-38页 |
·资产剥离的管辖特征 | 第38-39页 |
·资产剥离的主体特征 | 第39-43页 |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4. 资产剥离的市场效益考究 | 第45-62页 |
·事件研究与有效市场假说 | 第45-50页 |
·有效市场假说 | 第45-46页 |
·事件研究法概述 | 第46页 |
·事件研究的程序 | 第46-50页 |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事件研究设计 | 第50-52页 |
·事件及事件窗确定 | 第50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第50-51页 |
·正常收益模型选择 | 第51-52页 |
·宣告效应结果描述与分析 | 第52-55页 |
·样本总体超额收益描述 | 第52-54页 |
·样本个体超额收益描述统计 | 第54-55页 |
·公司特征与资产剥离市场绩效 | 第55-61页 |
·研究变量分析与设定 | 第55-57页 |
·研究模型设定与样本选择 | 第57-58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58-59页 |
·横截面回归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5.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62-67页 |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建议 | 第63-64页 |
·对投资者的建议 | 第64-65页 |
·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65-66页 |
·本文的研究局限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