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协同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13-18页 |
·技术创新的研究 | 第13-15页 |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15-17页 |
·协同理论发展及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 相关理论与概念 | 第20-38页 |
·技术创新 | 第20-27页 |
·技术创新的含义 | 第20-22页 |
·技术创新的特征 | 第22-25页 |
·技术创新的分类 | 第25-27页 |
·技术创新能力系统 | 第27-35页 |
·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28页 |
·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 | 第28页 |
·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 第28-32页 |
·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特征 | 第32-35页 |
·协同理论 | 第35-38页 |
·协同的基本内涵 | 第35页 |
·协同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协同现象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36-38页 |
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38-48页 |
·我国企业科技人员现状分析 | 第38-39页 |
·企业科技经费 | 第39-42页 |
·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力度加大 | 第39-41页 |
·高新技术工业企业情况 | 第41页 |
·技术改造仍是创新经费支出主体 | 第41-42页 |
·企业专利产出 | 第42-44页 |
·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 第42-43页 |
·结构缺陷依然明显 | 第43-44页 |
·创新的经济成效 | 第44-45页 |
·总体产值不断增长 | 第44页 |
·对外依赖度减弱 | 第44-45页 |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开始下降 | 第45-46页 |
·产学研结合效果不理想 | 第46-48页 |
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协同分析 | 第48-53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48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构建 | 第48-50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子系统的协同方式 | 第50-51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协同的可能性 | 第51-52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协同层次结构 | 第52-53页 |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有序度的测算 | 第53-60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DEA相对有效性值分析 | 第53-56页 |
·数据包络分析有效性分析模型——C~2R模型 | 第53-54页 |
·模型的选用以及决策单元为DEA有效的经济学解释 | 第54-56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有序度 | 第56-58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有序度的概念 | 第56-57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有序度测算方法 | 第57-58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有序度的测算及实证研究 | 第58-60页 |
·样本企业的选取 | 第58-59页 |
·选定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有序度测算 | 第59-60页 |
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协调度的测算及实证研究 | 第60-62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复杂系统整体协调度的概念 | 第60-61页 |
·选定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整体协调度的计算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发表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