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问题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的问题成因研究 | 第11-12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路径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理念及现实意义 | 第15-19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概念 | 第15-16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基本理念 | 第16-17页 |
·法律至上理念 | 第16页 |
·程序公正理念 | 第16-17页 |
·权利意识理念 | 第17页 |
·培育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实意义 | 第17-19页 |
·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完善法治的内在意蕴 | 第17-18页 |
·培育大学生法律信仰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第18-19页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基本现状 | 第19-24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历程及成效 | 第19-21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历程 | 第19-20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成效 | 第20-21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存在着强烈的法律工具主义观念 | 第21-22页 |
·存在着行为选择上的偏差 | 第22页 |
·法律意志淡薄缺少守法的品格 | 第22-24页 |
第4章 影响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因素 | 第24-30页 |
·法制环境的影响 | 第24-26页 |
·立法机关的影响 | 第24页 |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者的影响 | 第24-25页 |
·司法机关的影响 | 第25页 |
·舆论机构的影响 | 第25-26页 |
·高校法律教育模式的影响 | 第26-27页 |
·高校法律教育内容单一 | 第26页 |
·高校法律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 第26-27页 |
·高校法律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偏低 | 第27页 |
·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滞后 | 第27页 |
·大学生身心问题及认识偏差的影响 | 第27-29页 |
·大学生现实经历的影响 | 第27-28页 |
·大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 第28页 |
·大学生认识偏差的影响 | 第28-29页 |
·网络的消极影响 | 第29-30页 |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信息污染 | 第29页 |
·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 第29-30页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路径探讨 | 第30-40页 |
·国外法律信仰培育的经验及启示 | 第30-33页 |
·国外法律信仰培育的经验 | 第30-31页 |
·国外法律信仰培育的启示 | 第31-33页 |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培育的具体路径探讨 | 第33-40页 |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权威观和权利意识 | 第33-36页 |
·改进高校法律教育模式 | 第36-37页 |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 第37-38页 |
·优化网络环境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1.作者简介 | 第44页 |
2.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