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占有的概述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0-14页 |
一、日本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0-13页 |
二、台湾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4-16页 |
一、英国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4-15页 |
二、美国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我国财产犯罪理论中的占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占有的性质和地位 | 第17-21页 |
第一节 占有的性质 | 第17-19页 |
一、占有的事实性 | 第18-19页 |
二、占有的公示性 | 第19页 |
第二节 占有的地位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占有的构成 | 第21-36页 |
第一节 确定占有构成的原则和方法 | 第21-29页 |
一、坚持刑法的客观解释方法 | 第22-24页 |
二、体系解释的方法 | 第24-26页 |
三、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立场 | 第26-27页 |
四、刑法用语的独立性原则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占有的构成要件 | 第29-36页 |
一、占有的客观要件 | 第30-33页 |
二、占有的主观要件 | 第33-34页 |
三、占有的主体要件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占有的司法认定 | 第36-41页 |
第一节 遗忘物的占有问题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占有的归属问题 | 第38-41页 |
一、上下主从关系之间的财物控制和支配的归属 | 第38-39页 |
二、共同控制下的财物控制和支配的归属 | 第39-40页 |
三、封缄物及其中财物的控制和支配的归属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