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8页 |
·引言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4-16页 |
·主动队列管理机制 | 第16-21页 |
·拥塞控制算法设计难点 | 第16-17页 |
·AQM 机制的提出 | 第17-18页 |
·AQM 的内在机制和设计目标 | 第18-20页 |
·AQM 存在的难题 | 第20-21页 |
·主动队列管理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AQM 算法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2-32页 |
·基于队列尺度的RED 类算法 | 第23-26页 |
·基于队列尺度的PI 类算法 | 第26-27页 |
·基于链路负载尺度的Blue 类算法 | 第27-28页 |
·基于链路负载尺度的AVQ 类算法 | 第28-29页 |
·基于混合尺度的Fuzzy 类算法 | 第29-31页 |
·基于混合尺度的REM 类算法 | 第31-32页 |
·TCP/AQM 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动力学行为分析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论文的基金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33-3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36-38页 |
第2章 基于 NS2 的 AQM 算法设计和测试平台构建及典型算法性能评估 | 第38-67页 |
·引言 | 第38-39页 |
·AQM 算法设计和性能测试平台整体架构 | 第39-41页 |
·AQM 算法引擎模块的设计 | 第41-43页 |
·AQM 算法性能分析模块的设计 | 第43-46页 |
·队列控制性能指标分析模块设计 | 第43-44页 |
·网络效用性能指标分析模块设计 | 第44-46页 |
·网络拓扑模块和流量突发模块的设计 | 第46-64页 |
·网络拓扑和流量突发部署引擎的设计 | 第46页 |
·动态突变流的网络场景 | 第46-51页 |
·往返时延RTT 变化的网络场景 | 第51-53页 |
·链路带宽C 变化的网络场景 | 第53-56页 |
·TCP 流/Web 流的混杂突发的网络场景 | 第56-59页 |
·TCP 流/UDP 流的混杂突发的网络场景 | 第59-61页 |
·多瓶颈链路的网络场景 | 第61-64页 |
·影响AQM 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3章 带加速因子的自适应AQM 算法设计 | 第67-83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Blue 及变种算法缺陷分析 | 第68-71页 |
·Blue 算法的缺陷分析 | 第68-70页 |
·Blue 变种算法 | 第70-71页 |
·SABlue 算法 | 第71-75页 |
·SABlue 原理 | 第71-73页 |
·SABlue 算法参数配置分析 | 第73-74页 |
·SABlue 算法实现及分析 | 第74-75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75-82页 |
·不同TCP 连接数下的算法性能比较 | 第75-77页 |
·动态突变流量下的算法性能比较 | 第77-78页 |
·不同RTT 时延下的算法性能比较 | 第78-80页 |
·不同带宽C 下的算法性能比较 | 第80-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4章 基于活动流参数估计的自适应模糊 AQM 算法设计 | 第83-108页 |
·引言 | 第83-84页 |
·模糊AQM 设计 | 第84-90页 |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第86-87页 |
·队列管理模糊规则设计 | 第87-89页 |
·算法实现与优化 | 第89-90页 |
·NFL 算法 | 第90-96页 |
·基于BF 的活动流参数估计 | 第91-94页 |
·自适应模糊AQM 补偿策略 | 第94-95页 |
·NFL 算法实现 | 第95-96页 |
·单瓶颈网络场景下的算法性能 | 第96-105页 |
·动态突变流量下的算法性能 | 第97-99页 |
·往返时延RTT 变化的场景下算法性能 | 第99-100页 |
·链路带宽C 变化的场景下算法鲁棒性 | 第100页 |
·Web 流量变化的场景下算法性能 | 第100-102页 |
·非响应流场景下的算法性能 | 第102-103页 |
·动态多媒体流突发场景下的算法性能 | 第103-105页 |
·多瓶颈链路网络场景下的算法性能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5章 速率感知的多虚拟队列AQM 算法设计 | 第108-123页 |
·引言 | 第108-110页 |
·UDP 流和TCP 流共存时的公平性问题分析 | 第110-111页 |
·RMVQ 算法设计 | 第111-116页 |
·RMVQ 总体设计方案 | 第111-112页 |
·活动流感知模块和虚拟队列分配模块设计 | 第112-115页 |
·UDP-VQ 策略设计 | 第115页 |
·TCP-VQ 策略设计 | 第115-116页 |
·RMVQ 算法实现 | 第116页 |
·仿真与分析 | 第116-122页 |
·动态突变UDP 流量下的RMVQ 算法性能分析 | 第116-119页 |
·不同TCP 连接数的混杂流场景下算法性能比较 | 第119-121页 |
·不同RTT 时延的混杂流场景下算法性能比较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6章 带通信时滞AQM 算法的Hopf 分岔及稳定性分析 | 第123-145页 |
·引言 | 第123-125页 |
·GAIMD/AQM 模型的Hopf 分岔存在性分析 | 第125-128页 |
·GAIMD/AQM 模型 | 第125-126页 |
·Hopf 分岔存在性分析 | 第126-128页 |
·分岔周期解的方向及稳定性分析 | 第128-137页 |
·参数配置分析 | 第137-141页 |
·参数对GAIMD( α,β ) 的影响 | 第138-139页 |
·网络三元组参数( N , (?) , C)的影响 | 第139-141页 |
·丢包概率函数增益k 的影响 | 第141页 |
·数值仿真 | 第141-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50页 |
·结论 | 第145-148页 |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48-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158-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