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两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在CEF和鸡胚传代的含量变化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新城疫的概述第15页
   ·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21页
     ·NDV 生物学特性第15-17页
     ·NDV 的基因组及编码的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第17-20页
     ·新城疫病毒的复制第20页
     ·病毒在宿主中的传代第20-21页
   ·新城疫的诊断第21-22页
   ·新城疫病毒的免疫和防治第22-23页
   ·新城疫的流行第23-24页
     ·国外新城疫的流行情况第23页
     ·国内新城疫的流行情况第23-2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第24-2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6-38页
   ·实验材料第26-28页
     ·病料来源第26页
     ·SPF 鸡胚、SPF 鸡和鸡外周血红细胞第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实验仪器第26-27页
     ·引物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8页
     ·病毒的分离鉴定第28-29页
     ·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第29-30页
     ·病毒 RNA 的提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第30页
     ·3′RACE 和5′RACE第30-32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第32页
     ·全基因组的拼接比较分析第32-33页
     ·病毒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第33页
     ·病毒在SPF 鸡胚中的传代培养第33页
     ·动物实验第33页
     ·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制作第33-34页
     ·鸡胚成纤维细胞的传代第34页
     ·第一代尿囊液病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的噬斑纯化第34页
     ·挑取噬斑扩增病毒第34页
     ·5 个病毒克隆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第34-35页
     ·病毒在鸡成纤维细胞中的传代培养第35页
     ·第一代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传代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的测定第35页
     ·荧光定量PCR 检测两株不同病毒在CEF 传代中的病毒载量变化第35-37页
     ·鉴别在SPF 鸡胚和CEF 传代的两株优势毒株的病毒含量变化第37-3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8-54页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第38页
   ·半数感染量的测定(EID50)第38-39页
   ·动物实验第39-40页
   ·基因片段的克隆第40页
   ·PCR 产物的序列测定和全基因序列的拼接第40-42页
   ·ck/CH/LSD/08-29 F 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基因进化树的构建第42-43页
   ·ck/CH/LSD/08-29 HN 基因的序列分析第43-44页
   ·尿囊液病毒的噬斑纯化第44页
   ·病毒克隆株的扩大培养第44页
   ·病毒在CEF 噬斑纯化的5 个克隆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比对分析第44页
   ·噬斑纯化的病毒株ck/CH/LSD/08-29(CEF)和尿囊腔接种的病毒株ck/CH/LSD/08-29 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第44-46页
   ·经过 CEF 噬斑纯化的病毒克隆株 ck/CH/LSD/08-29(CEF)的开放读码框的预测第46-47页
   ·尿囊液优势病毒株ck/CH/LSD/08-29和CEF优势病毒株ck/CH/LSD/08-29(CEF)与新城疫病毒各代表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和各个基因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及同源性分析第47-49页
   ·病毒在单层CEF 传代第49页
   ·病毒在SPF 鸡胚的传代培养第49页
   ·在CEF 中传代的第一代次的病毒的部分序列测序结果第49页
   ·克隆株病毒 ck/CH/LSD/08-29(CEF)HN 蛋白氨基酸(1-80 位点)与其他 NDV代表毒株氨基酸序列比对第49-50页
   ·利用6 对鉴定引物扩增在SPF 鸡胚和CEF 中传代的各个代次病毒的PCR 结果第50-52页
   ·利用荧光定量检测两株病毒株在CEF 传代中的含量变化第52-54页
第四章 讨论第54-57页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第54页
   ·尿囊液病毒株ck/CH/LSD/08-29 的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第54页
   ·经过CEF 噬斑纯化的病毒克隆株ck/CH/LSD/08-29(CEF)序列分析第54-55页
   ·混合病毒接种SPF 鸡胚和CEF 传代的变化第55-57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细小病毒VP2基因与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
下一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表位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