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理论论文--运输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论文

城市和谐交通的系统构成及生成机理--以北京和谐交通体系的分析为例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8-12页
1. 绪论第12-26页
   ·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12-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2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2页
   ·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2-26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第23-26页
2. 城市和谐交通研究范畴第26-34页
   ·城市和谐交通概述第26-29页
     ·城市和谐交通的定义第26页
     ·城市和谐交通研究的内容第26-29页
   ·城市和谐交通系统的目的第29-30页
     ·交通安全(Safety)第29-30页
     ·顺畅便捷(Smooth)第30页
     ·可持续(Sustainbility)第30页
   ·城市和谐交通的关键问题第30-31页
     ·交通理念(Idea)第30-31页
     ·基础设施建设(Infrustructure)第31页
     ·信息化建设(Information)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4页
3. 城市和谐交通系统的形成机制第34-54页
   ·基于协同模式的城市交通系统第34-35页
     ·城市交通系统的界定第34页
     ·协同论的理论基础第34-35页
   ·交通系统满足出行需求第35-38页
     ·交通出行的内涵第35-36页
     ·交通需求的本质第36-37页
     ·出行方式选择需求心理分析第37页
     ·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以人为本"的交通系统第38页
   ·城市交通系统划分及其内部耦合第38-50页
     ·交通方式系统第39-43页
     ·交通设施系统第43-45页
     ·交通组织系统第45-48页
     ·三个子系统的耦合第48-50页
   ·外部系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第50-52页
     ·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第50-51页
     ·生态环境与城市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第51页
     ·自然资源与城市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第51-52页
     ·技术水平与城市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第52页
     ·政策影响与城市交通系统的相互作用第52页
   ·城市和谐交通系统的形成机制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4. 城市和谐交通系统的SD模型第54-62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第54-55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第54页
     ·本章解决问题的思路第54-55页
   ·城市交通系统的因果循环图和流图第55-60页
     ·因果循环图第55-57页
     ·流图及子系统界定第57-59页
     ·子系统方程关系第59-60页
     ·模型假设第60页
   ·改进后的北京城市交通SD模型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5. 北京市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模拟第62-82页
   ·模型参数估计及检验第62-70页
     ·参数估计第63-68页
     ·系统检验第68-70页
   ·系统仿真第70-77页
     ·城市机动车量的发展趋势第70-72页
     ·城市总人口的发展趋势第72-74页
     ·城市GDP的发展趋势第74-76页
     ·城市环境污染系数的发展趋势第76-77页
   ·结果分析和政策建议第77-81页
     ·结果分析第77-80页
     ·政策建议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82-86页
   ·全文研究结论第82-84页
   ·创新点第84页
   ·展望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附录 A第92-94页
作者简历第94-9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成本构成分析--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
下一篇:中国高速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比价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