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以太网发展史及现状 | 第11-12页 |
·背板信道特性 | 第12-13页 |
·高速背板以太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高速以太网FEC 帧同步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FEC 编码 | 第18-25页 |
·循环码编码简介 | 第18页 |
·系统循环码定义及其生成方式 | 第18-19页 |
·编码实现方式 | 第19-25页 |
·串行编码 | 第19-20页 |
·并行编码 | 第20-25页 |
第三章 循环码串行FEC 译码 | 第25-34页 |
·梅吉特译码原理 | 第25-26页 |
·捕错译码原理 | 第26-34页 |
·捕错译码基本原理 | 第26-29页 |
·捕错译码存在的缺陷 | 第29-31页 |
·差错模式定义 | 第31页 |
·修正后的捕错译码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基于帧分割技术的循环码并行FEC 译码 | 第34-44页 |
·基于帧分割循环码并行译码原理介绍 | 第34-40页 |
·基于帧分割译码技术存在的缺陷 | 第40页 |
·改进后的译码方案 | 第40-44页 |
·差错可纠性预判理论依据 | 第41-42页 |
·改进后的译码电路结构及其译码过程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应用于背板信道的循环码纠突发差错并行捕错译码 | 第44-61页 |
·背板信道主要差错类型分析 | 第44-46页 |
·突发差错性质 | 第46-48页 |
·突发差错长度 | 第46页 |
·突发差错分布 | 第46-48页 |
·FEC 子层工作过程 | 第48-52页 |
·FEC 子层编码过程 | 第48-51页 |
·FEC 子层译码过程 | 第51-52页 |
·循环码纠突发差错并行译码原理及其实现 | 第52-55页 |
·并行捕错译码主要理论依据 | 第52-53页 |
·有效差错模式及其判断 | 第53-54页 |
·并行捕错译码实现方案 | 第54-55页 |
·上述并行译码技术优势 | 第55页 |
·并行循环码捕错译码的应用 | 第55-61页 |
·在较短码字中的应用 | 第55-58页 |
·在较长码字中的应用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