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网络编码的P2P直播数据传输策略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网络视频与P2P 技术第10-11页
     ·网络编码技术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论文主要贡献第12-13页
   ·论文组织结构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第14-28页
   ·P2P 直播覆盖网络构造机制第14-18页
     ·树状网络第14-16页
     ·无结构网络第16-17页
     ·结构化混合式网络第17-18页
   ·P2P 直播数据传输策略第18-21页
     ·推模式第18页
     ·拉模式第18-19页
     ·推拉结合模式第19-21页
   ·网络编码第21-27页
     ·基本概念第21-22页
     ·编码原理第22-23页
     ·解码原理第23-25页
     ·有限域与编码密度第25页
     ·网络编码在P2P 系统中的应用第25-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P2P直播数据传输策略研究第28-46页
   ·数据传输策略基础结构设计第28-31页
     ·改进型Gossip 网络第28-29页
     ·双队列流媒体缓冲区第29-31页
   ·数据传输策略核心技术设计第31-42页
     ·问题的提出第31-32页
     ·网络编码的引入第32-33页
     ·推模式的再讨论第33-34页
     ·基于网络编码和受控推的解决方案第34-42页
       ·再编码数据冗余的控制第34-38页
       ·多源推送数据冗余的消除第38-40页
       ·算法归纳第40-42页
   ·数据传输策略配套机制设计第42-45页
     ·网络编码粒度的选取第42-44页
     ·播放同步机制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P2P直播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46-61页
   ·需求说明第46-48页
     ·系统简介第46-47页
     ·功能性需求第47-48页
     ·非功能性需求第48页
   ·概要设计第48-52页
     ·功能模块设计第48-49页
     ·接口设计第49页
     ·数据结构设计第49-51页
     ·容错设计第51-52页
   ·详细设计第52-60页
     ·系统调度内核第52-54页
     ·P2P 消息处理第54-55页
     ·源数据采集与封装第55-56页
     ·播放器通信第56-57页
     ·缓冲区管理第57-58页
     ·网络编码实现第58页
     ·P2P 通信原子操作第58-60页
     ·多线程管理第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数据传输策略仿真与原型系统测试第61-77页
   ·分布式P2P 仿真系统第61-65页
     ·系统简介第61-62页
     ·系统关键技术第62-65页
       ·仿真内核PeerSim第62页
       ·分布式仿真体系第62-63页
       ·双引擎仿真通信结构第63-65页
   ·测试计划第65-66页
   ·数据传输策略仿真测试第66-71页
     ·仿真对比对象第66页
     ·仿真参数设置第66-67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7-71页
       ·数据冗余率第67-68页
       ·缓冲区填充率第68-69页
       ·网络健壮性第69-70页
       ·负载均衡性第70-71页
   ·原型系统测试第71-76页
     ·实验参数设置第71页
     ·功能测试第71-73页
       ·图形用户界面第72页
       ·P2P 直播核心第72-73页
       ·平台相关功能第73页
     ·性能测试第73-76页
       ·资源占用率第73-74页
       ·带宽利用率第74-76页
       ·播放质量第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第77-80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77-78页
   ·下一步研究方向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科研工作第84页
 科研成果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恶意代码检测与遏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速背板以太网FEC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