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提断陷及邻区寒武—奥陶系沉积相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勘探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前人工作进展 | 第9-10页 |
·前人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0-13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野外露头勘测与层位标定 | 第13页 |
·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13页 |
·与油气的关系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4页 |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4-16页 |
第2章 沉积构造背景 | 第16-30页 |
·油气勘探现状 | 第16-19页 |
·塔里木盆地勘探现状 | 第16-17页 |
·阿瓦提断陷及邻区勘探现状 | 第17-19页 |
·沉积背景 | 第19-23页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9-22页 |
·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22-23页 |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3-30页 |
·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 | 第23-26页 |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 第26-30页 |
第3章 野外露头勘测及地层标定 | 第30-41页 |
·野外露头剖面勘测 | 第30-39页 |
·阿克苏市肖尔布拉克剖面 | 第30-31页 |
·柯坪磷矿沟-石灰窑寒武系剖面 | 第31-32页 |
·大湾沟奥淘系-志留系剖面 | 第32-38页 |
·巴楚唐王城中奥陶统一间房组 | 第38-39页 |
·合成记录的制作及层位标定 | 第39-41页 |
·钻井资料的标定 | 第39页 |
·无井标定(露头剖面与盆地内地震资料对比) | 第39-41页 |
第4章 阿瓦提断陷及邻区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41-79页 |
·主要技术方法简介 | 第41-47页 |
·地层追踪对比 | 第41页 |
·时深转换量版 | 第41-43页 |
·残余地层等厚度图的编制 | 第43页 |
·沉积盆地原型恢复 | 第43-46页 |
·地震相分析 | 第46页 |
·地震相与沉积相的转换 | 第46-47页 |
·中下寒武统地震相及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47-56页 |
·早中寒武世盆地原型恢复 | 第47-49页 |
·中下寒武统地震相特征 | 第49-53页 |
·中下寒武统沉积相特征 | 第53-56页 |
·上寒武统至中下奥陶统地震相及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56-63页 |
·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盆地原型恢复 | 第56-57页 |
·上寒武统至中下奥陶统地震相特征 | 第57-60页 |
·上寒武统至中下奥陶统沉积相特征 | 第60-63页 |
·上奥陶统地震相及沉积相特征研究 | 第63-72页 |
·晚奥陶世盆地原型恢复 | 第63-64页 |
·上奥陶统地震相特征 | 第64-69页 |
·上奥陶统沉积相特征 | 第69-72页 |
·阿瓦提西北部下古生界海槽及其沉积特征 | 第72-79页 |
·海槽的识别标志 | 第72-73页 |
·海槽的特征 | 第73页 |
·海槽的特征 | 第73-79页 |
第5章 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 | 第79-83页 |
·烃源岩方面 | 第79-80页 |
·储层及储盖组合方面 | 第80-82页 |
·油气运移方面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