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虚拟植物研究意义 | 第11页 |
·虚拟植物根系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虚拟马铃薯地下组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虚拟植物模型的应用现状 | 第13-16页 |
·虚拟植物模型的分类 | 第13-15页 |
·虚拟植物模型的可视化 | 第15-16页 |
·虚拟植物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虚拟植物的建模 | 第19-24页 |
·主要的植物建模方法 | 第19-22页 |
·分形方法 | 第19-21页 |
·L-系统法 | 第21页 |
·随机过程方法 | 第21页 |
·植物三维重建法 | 第21-22页 |
·几何构造建模法 | 第22页 |
·几种常用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生长特点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植物的根系构型 | 第24-25页 |
·马铃薯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6页 |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第26-28页 |
·马铃薯的用途 | 第28页 |
·马铃薯的生长过程 | 第28-29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介绍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马铃薯地下形态及其生长过程测量 | 第32-44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测量方法 | 第33-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马铃薯地下组织动态生长模型构建 | 第44-60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建模 | 第44-53页 |
·建模理论基础 | 第44页 |
·拓扑结构描述 | 第44-45页 |
·绘制马铃薯地下组织的三维实体模型 | 第45-49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动态生长过程的实现 | 第49-53页 |
·VC++结合OpenGL操作步骤 | 第53-58页 |
·利用MFC建立基于多文档的OpenGL应用程序框架 | 第54-56页 |
·绘制OpenGL的主要步骤 | 第56页 |
·Visual C++与OpenGL的接口 | 第56-57页 |
·三维可视化图的生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可视化模拟 | 第60-72页 |
·采用的数据结构 | 第60-64页 |
·根轴的数据结构 | 第61-63页 |
·根段的数据结构 | 第63页 |
·根类型的数据结构 | 第63-64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动态生长的程序编制 | 第64-67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生长 | 第64-65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长度增加 | 第65页 |
·马铃薯地下组织的分枝生成 | 第65-66页 |
·块茎的生长 | 第66-67页 |
·三维模拟结果及界面 | 第67-70页 |
·三维模拟结果 | 第67-69页 |
·程序界面 | 第69-70页 |
·模拟结果验证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附录B 部分程序源代码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