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8-13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文章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状 | 第15-20页 |
·怀宁县的总体经济概况与农业状况 | 第15-16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与分布 | 第16-17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 | 第17-20页 |
·农合组织的发展模式 | 第17-19页 |
·农合组织的治理结构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0-30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影响因素 | 第20-27页 |
·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 | 第20-21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类型与经营内容 | 第21-22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建、治理与运作 | 第22-25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与结构 | 第25-26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26-27页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经济因素 | 第27页 |
·社会因素 | 第27页 |
·文化与政治因素 | 第27-28页 |
·典型案例:怀宁绿洲禽业合作社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30-39页 |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30-31页 |
·国内其他省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 第31-35页 |
·发展特征 | 第32-33页 |
·运行机制 | 第33-34页 |
·主要问题 | 第34-35页 |
·国内外农合组织的发展经验借鉴 | 第35-39页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内部问题 | 第39-41页 |
·对农户的覆盖率偏低,对农业经济的带动能力有限 | 第39页 |
·组织的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较为薄弱 | 第39-40页 |
·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40页 |
·利益联结机制薄弱,组织稳定性差 | 第40-41页 |
·外部问题 | 第41-43页 |
·政府与合作组织的关系 | 第41页 |
·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其它外部问题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演进趋势及若干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演进趋势 | 第43-44页 |
·数量不断增多,覆盖农户数快速扩大 | 第43页 |
·股份合作化倾向加重,合作社有企业化的发展趋势 | 第43页 |
·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机构短期内仍将难以稳定 | 第43-44页 |
·对策建议 | 第44-47页 |
·完善对农合组织法律法规,提供一定的制度保证 | 第44页 |
·加大对合作组织的宣传,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和觉悟 | 第44页 |
·规范农合组织的内部管理工作,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 第44-45页 |
·处理好合作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45页 |
·完善配套资金融通与保险等相关制度,引导企业参与农村市场 | 第45页 |
·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高社会经济影响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