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论第10-15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二)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基本理论研究第11-12页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问题的研究第12-13页
  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理论基础研究第13页
  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理论基础问题第13页
 (三) 研究意义第13-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页
 (五) 本文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内涵解读第15-25页
 (一) “内化”内涵的解读第15-18页
  1. 对现有观点的简要评述第15-18页
  2. 本文对“内化”的理解第18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第18-21页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基本内涵第18-19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特征第19-20页
  3. 内化与外化的关系第20-21页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1. 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第21-22页
  2. 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第22页
  3. 唯物史观基础第22-23页
  4.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第23页
  5. 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第23-25页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41页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第25-30页
  1. 教育者的教学过程第25-26页
  2. 受教育者的受教过程第26-30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41页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指标体系第30-32页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41页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1-44页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第41页
  1. 尊师重教文化传统的影响第41页
  2. 传统义利观的负面影响第41页
 (二)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1-44页
  1 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第42页
  2 社会历史的影响第42-43页
  3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第43页
  4 互联网的影响第43-44页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对策研究第44-54页
 (一) 树立交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第44-46页
  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第44-45页
  2. 培养、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第45页
  3. 与学生平等对话,研究并尊重受教育者个体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第45-46页
 (二)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第46-51页
  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贴近实际,增强目标针对性第46-47页
  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增强内容科学性第47-49页
  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贴近实践,增强方法互动性第49-50页
  4.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第50-51页
 (三) 创新教育机制,做到“三个方面”第51-52页
  1. 创新评价、激励机制第51页
  2. 健全保障机制第51页
  3. 完善渗透机制第51-52页
 (四)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增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第52-53页
  1.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第52-53页
  2.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第53页
 (五)引导大学生知行统一,强化外化在内化过程中的作用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第59-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非高等教育领域族群公平问题研究
下一篇: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