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1. 研究出发点与目的 | 第10-11页 |
2.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 第11页 |
3. 文献资料综述 | 第11-13页 |
4. 预期研究结果、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安溪铁观音"品牌概况 | 第14-28页 |
·品牌的内涵阐述 | 第14-16页 |
·安溪铁观音品牌的内涵结构 | 第16-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作为产品品牌的安溪铁观音的现状与问题 | 第28-38页 |
·品牌隐性要素系统存在的问题:缺乏鲜明的品牌个性 | 第28页 |
·品牌显性要素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28-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安溪铁观音产品品牌传播的对策 | 第38-58页 |
·对品牌隐性构成要素系统的建议——制造鲜明的品牌个性 | 第38-39页 |
·对品牌显性构成要素系统的建议 | 第39-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本章小节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新传播条件下安溪铁观音品牌传播的建议 | 第58-78页 |
·事件营销 | 第58-64页 |
·体验营销 | 第64-66页 |
·公共关系活动 | 第66-69页 |
·终端传播 | 第69-73页 |
·网络传播 | 第73-74页 |
·品牌联盟传播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附录1 | 第80-86页 |
附录2 | 第86-92页 |
附录3 | 第92-96页 |
附录4 | 第96-102页 |
附录5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个人简历 | 第112-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