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拓扑优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离散体结构拓扑优化 | 第16-17页 |
·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 第17-18页 |
·柔顺机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柔顺机构 | 第18-20页 |
·柔顺机构的设计方法 | 第20-2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 | 第28-48页 |
·引言 | 第28页 |
·基础结构法 | 第28-29页 |
·柔顺机构拓扑优化的互能型模型和增益型模型 | 第29-33页 |
·互能模型 | 第30-31页 |
·增益模型 | 第31-33页 |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模型和数值求解方法 | 第33-41页 |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模型 | 第33-34页 |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模型 | 第34-36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36-41页 |
·数值算例 | 第41-46页 |
·微夹持器 | 第42-43页 |
·卷边机构 | 第43-44页 |
·微执行器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动力学拓扑优化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动力学有限元法 | 第49-50页 |
·柔顺机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模型 | 第50-55页 |
·多目标优化理论 | 第50-51页 |
·柔顺机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 第51-53页 |
·敏度分析 | 第53-55页 |
·动力学拓扑优化算法 | 第55页 |
·数值算例 | 第55-59页 |
·激振频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阻尼系数的影响 | 第57-58页 |
·输出刚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 | 第60-78页 |
·引言 | 第60-62页 |
·可靠性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62-68页 |
·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 | 第62-63页 |
·可靠度指标 | 第63-66页 |
·一次可靠度方法 | 第66-68页 |
·柔顺机构多目标可靠性拓扑优化 | 第68-72页 |
·可靠性拓扑优化数学模型 | 第68-71页 |
·敏度分析 | 第71页 |
·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算法 | 第71-72页 |
·数值算例 | 第72-76页 |
·力-位移反向柔顺机构 | 第72-74页 |
·位移转向柔顺机构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 | 第78-94页 |
·引言 | 第78页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78-84页 |
·随转坐标的全拉格朗日法有限元描述方法 | 第79-80页 |
·位移载荷下几何非线性响应的求解方法 | 第80-83页 |
·验证算例 | 第83-84页 |
·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模型 | 第84-88页 |
·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84-86页 |
·敏度分析 | 第86-87页 |
·不稳定单元的解决方法 | 第87页 |
·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算法 | 第87-88页 |
·数值算例 | 第88-92页 |
·位移反向器 | 第88-90页 |
·微夹持器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拓扑优化软件设计及实验研究 | 第94-110页 |
·拓扑优化软件设计 | 第94-98页 |
·程序总体结构 | 第94-95页 |
·软件界面及实例 | 第95-98页 |
·力-位移反向器的实验研究 | 第98-109页 |
·有限元分析 | 第100-103页 |
·实验研究方案 | 第103-106页 |
·实验测试 | 第106-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3页 |
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10-111页 |
2. 创新点 | 第111-112页 |
3. 展望与设想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5页 |
附录 框架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分析 | 第125-134页 |
·随转坐标的全拉格朗日法的描述方法 | 第125-127页 |
·单元杆端位移及杆端力 | 第127-131页 |
·单元切线刚度矩阵 | 第131-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