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脑卒中患者躯干肌背伸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

缩略语表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0页
综述第10-33页
 一、现代医学对脑血管病的认识第10-14页
  1.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第10页
  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第10-12页
  3.脑卒中的主要功能障碍第12-14页
 二、脑卒中的康复研究第14-22页
  1.脑卒中的康复机制第14-16页
  2.脑卒中的康复时机第16页
  3.脑卒中的康复治疗第16-20页
  4.脑卒中的康复评价第20-22页
 三、躯干肌功能重建的相关研究第22-26页
  1.脊柱的解剖学特征第22-23页
  2.躯干肌第23-25页
  3.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第25-26页
 四、中频电疗法的研究进展第26-29页
  1.中频电的电流作用特点第26-27页
  2.中频电的治疗作用第27-28页
  3.中频电疗法的注意事项第28页
  4.中频电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第28-29页
 五、表面肌电信号的研究进展第29-31页
  1.肌电图第29页
  2.表面肌电信号第29-31页
 六.中频选取夹脊穴的渊源第31-33页
  1.夹脊穴的理论渊源第31页
  2.夹脊穴与经络的联系第31-32页
  3.夹脊穴与脏腑的联系第32页
  4.不容及大巨穴的选择第32-33页
临床研究第33-53页
 研究一 基于sEMG的躯干背伸功能评价的研究第33-42页
  一、临床资料第33-36页
   1.对象第33页
   2.患者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第33-35页
   3.sEMG采集与方法第35-36页
   4.统计学处理第36页
  二、研究结果第36-42页
   1.临床资料第36-37页
   2.健康受试者躯干背伸时左右两侧sEMG的比较第37-39页
   3.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时偏瘫侧与非偏瘫侧sEMG的比较第39-42页
 研究二、不同时间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躯干背伸时sEMG的比较第42-46页
  一、临床资料第42-43页
   1.病例选择及分组第42页
   2.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第42页
   3.治疗方法第42-43页
   4.统计学处理第43页
  二、研究结果第43-46页
   1.治疗20天后基于sEMG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第43-44页
   2.治疗40天后基于sEMG的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第44-46页
 研究三、基于sEMG评价的调制中频电疗法对躯干背伸动作重建的影响第46-53页
  一、临床资料第46-47页
   1.病例选择及分组第46页
   2.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第46页
   3.治疗方法第46页
   4.疗效评价第46页
   5.统计学处理第46-47页
  二、研究结果第47-53页
   1.对照组与中频组的疗前比较第47-48页
   2.对照组与中频组的疗后比较第48-49页
   3.中频组躯干背伸时疗后与疗前的SEMG比较第49-53页
讨论第53-65页
 一、sEMG对脑卒中患者躯干背伸的评价第53-58页
  1.脑卒中患者躯干肌的变化第53-54页
  2.肌电图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第54-55页
  3.脑卒中后躯干肌sEMG的变化第55-57页
  4.不同时间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与非偏瘫侧躯干背伸时sEMG的比较第57-58页
  5.sEMG评价与常规量表评价脑卒中躯干背伸的关系第58页
 二、中频电刺激对躯干肌背伸动作重建的影响第58-65页
  1.调制中频电作用特点第59页
  2.调制中频电治疗作用第59-61页
  3.中频电作用于腧穴的特点第61-62页
  4.探讨夹脊穴的作用机理第62-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附录第74-78页
个人简历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头穴丛刺结合认知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下一篇:脑卒中患者躯干肌屈曲功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