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0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20-35页 |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0-23页 |
·房地产开发战略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3-25页 |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5-28页 |
·银行房地产业务及银企关系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28-30页 |
·服务型制造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30-33页 |
·文献综合评述及研究趋势分析 | 第33-3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35-4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第2章 服务型建造理论解析 | 第40-51页 |
·服务型制造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 第40-42页 |
·服务型制造理论兴起的背景 | 第40页 |
·服务型制造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服务型制造对企业的价值 | 第41-42页 |
·服务型建造模式的构建 | 第42-48页 |
·建筑业与制造业生产模式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服务型制造对建筑业的借鉴 | 第44-46页 |
·服务型建造概念的界定 | 第46页 |
·服务型建造模式的总体构架 | 第46-48页 |
·服务型建造模式的应用 | 第48-50页 |
·服务型建造模式在建筑业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48-50页 |
·房地产项目开发对服务型建造的需求分析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3章 面向服务的建筑企业业务流程再造 | 第51-78页 |
·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 | 第51-55页 |
·流程再造理论的提出 | 第51-53页 |
·业务流程再造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业务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的关系 | 第54-55页 |
·面向服务的建筑企业BPR 需求及目标分析 | 第55-59页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55-57页 |
·纵向一体化需求分析 | 第57-58页 |
·业主需求分析 | 第58-59页 |
·目标分析 | 第59页 |
·面向服务的建筑企业BPR 实施阻力的动力学分析 | 第59-63页 |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动力学分析 | 第61-63页 |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流程再造 | 第63-77页 |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分解与集成 | 第63-67页 |
·面向服务的建筑企业价值链体系创新研究 | 第67-71页 |
·面向服务的建筑业企业价值链增值分析 | 第71-72页 |
·面向服务的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 第72-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应用合作模式的构建 | 第78-99页 |
·建筑企业主要合作关系及业务模块构成 | 第78-86页 |
·建筑企业与开发商的合作关系 | 第78-79页 |
·基于共生理论的建筑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关系 | 第79-84页 |
·建筑企业服务型建造应用业务模块构成 | 第84-86页 |
·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与开发商合作模式设计 | 第86-93页 |
·传统建造业务合作模式 | 第87-88页 |
·全寿命周期综合业务合作模式 | 第88-89页 |
·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型建造业务流程设计 | 第89-93页 |
·基于服务型建造的建筑企业与银行合作模式设计 | 第93-98页 |
·银企联动战略联盟的组建 | 第94页 |
·银企信贷咨询业务合作模式设计 | 第94-95页 |
·基于服务型建造企业不同职能的银企合作模式设计 | 第95-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5章 基于服务型建造的银企三方业务联动模式设计 | 第99-138页 |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银企三方的博弈 | 第99-111页 |
·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企业间的博弈 | 第99-101页 |
·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间的博弈 | 第101-106页 |
·银企合作创新博弈分析 | 第106-111页 |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银企三方的利益诉求分析 | 第111-114页 |
·房地产开发各参与方利益诉求分解 | 第111-112页 |
·房地产开发产融结合研究 | 第112-114页 |
·银企三方业务联动模式的定义和组建原则 | 第114-116页 |
·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的内涵和范围 | 第114-115页 |
·房地产开发银企联动模式的组建原则 | 第115-116页 |
·银企三方联动运行机制设计 | 第116-124页 |
·各阶段参与者及联动模式分析 | 第117-118页 |
·合作机制 | 第118-121页 |
·冲突协调机制 | 第121-122页 |
·激励约束机制 | 第122-124页 |
·银企三方业务联动信用链熵值评价 | 第124-137页 |
·信用链理论及信用链熵值模型 | 第125-133页 |
·传统模式下的信用链熵值 | 第133-135页 |
·银企三方联动模式下的信用链熵值 | 第135-137页 |
·银企三方业务联动模式与传统模式信用链熵值的比较 | 第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6章 服务型建造企业实例分析 | 第138-156页 |
·FH 建设集团简介 | 第138-142页 |
·FH 建设集团的经营理念 | 第138-139页 |
·FH 建设集团的资质和荣誉 | 第139-141页 |
·FH 建设集团对经营模式的探索 | 第141-142页 |
·FH 建设集团的经营体系 | 第142-150页 |
·FH 建设集团的组织构架 | 第142-143页 |
·FH 建设集团的工程咨询和项目管理服务体系 | 第143-147页 |
·FH 建设集团的建设业投行业务 | 第147-150页 |
·FH 建设集团服务型建造模式的应用 | 第150-155页 |
·房地产项目“典当——激活”建设模式 | 第150-152页 |
·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 | 第152-154页 |
·FH 建设集团经营实例对服务型建造模式应用的启示 | 第154-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结论 | 第156-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个人简历 | 第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