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意识的全面提高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1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页 |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研究重点 | 第18-19页 |
·研究难点 | 第19页 |
·主要观点 | 第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基本思路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税收意识的概述 | 第21-27页 |
·税收意识的内涵 | 第21-22页 |
·意识的定义 | 第21-22页 |
·税收意识的含义 | 第22页 |
·税收意识的类型 | 第22-27页 |
·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分类 | 第22-23页 |
·从税收行为人的角度分类 | 第23-27页 |
3 税收意识的经济学分析 | 第27-40页 |
·公共选择理论与税收意识 | 第27-30页 |
·纳税人的行为目标 | 第27-28页 |
·征税人的行为目标 | 第28-29页 |
·用税人的行为目标 | 第29-30页 |
·博弈理论与税收意识 | 第30-36页 |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征纳博弈分析 | 第31-34页 |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用纳博弈分析 | 第34-36页 |
·“破窗”理论与税收意识 | 第36-40页 |
·“破窗”理论的内涵 | 第36-37页 |
·“破窗”理论对税收意识的启示 | 第37-40页 |
4 我国税收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 第40-53页 |
·纳税人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 第40-44页 |
·纳税人意识的现状 | 第40-41页 |
·纳税人意识不足的表现形式 | 第41-42页 |
·纳税人意识不足的原因 | 第42-44页 |
·征税人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 第44-47页 |
·征税人意识的现状 | 第44-45页 |
·征税人意识不足的表现形式 | 第45-46页 |
·征税人意识不足的原因 | 第46-47页 |
·用税人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 第47-51页 |
·用税人意识的现状 | 第47-48页 |
·用税人意识不足的表现形式 | 第48-50页 |
·用税人意识不足的原因 | 第50-51页 |
·全面提高税收意识的必要性 | 第51-53页 |
·促进税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51页 |
·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51-52页 |
·深化公共财政建设的应有之义 | 第52页 |
·健全民主法制的有力推动 | 第52-53页 |
5 全面提高税收意识的对策选择 | 第53-60页 |
·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 第53-55页 |
·纳税人的纳税观念 | 第53-54页 |
·征税人的征税观念 | 第54页 |
·用税人的用税观念 | 第54-55页 |
·完善法律体系 | 第55-56页 |
·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融入宪法的完善过程 | 第55页 |
·完善税收立法,增强税收刚性 | 第55-56页 |
·深化制度改革 | 第56-58页 |
·深化绩效预算改革,科学安排税收支出 | 第56-57页 |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提高税收支出效率 | 第57页 |
·完善税收监督体系,约束税收行为人的税收行为 | 第57-58页 |
·引导税收代理人的发展 | 第58-60页 |
·完善税收代理机构的准入机制和评估机制 | 第58-59页 |
·加强对税收代理机构的监管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