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6页 |
·布鲁氏菌病的概况 | 第11页 |
·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 | 第11-14页 |
·形态及染色特性 | 第11页 |
·培养及生化特性 | 第11-13页 |
·布鲁氏菌种和生物型 | 第13-14页 |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和致病力 | 第14页 |
·布鲁氏菌病国内外疫情流行情况 | 第14-16页 |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 | 第16-18页 |
·牛种布鲁氏菌及牛布鲁氏菌 | 第16页 |
·羊种布鲁氏菌及绵羊和山羊布鲁氏菌病 | 第16-17页 |
·猪种布鲁氏菌及猪布鲁氏菌病 | 第17页 |
·绵羊种布鲁氏菌及绵羊附睾炎 | 第17-18页 |
·其他布鲁氏菌及布鲁氏菌病 | 第18页 |
·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人用菌苗 | 第18-19页 |
·畜用疫苗 | 第19-21页 |
·布鲁氏菌病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病原学诊断 | 第21-23页 |
·免疫学诊断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材料 | 第26-27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菌株和细胞 | 第26-27页 |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实验血清样品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30页 |
·HVRI-cELISA 操作步骤 | 第27页 |
·HVRI-cELISA 检测羊血清临界值的确定 | 第27页 |
·免疫布鲁氏菌病阴性牛及血清收集 | 第27-28页 |
·免疫布鲁氏菌阴性绵羊和山羊及血清收集 | 第28页 |
·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 | 第28页 |
·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SAT) | 第28-29页 |
·瑞典Svanova-cELISA 操作步骤 | 第29页 |
·Idexx-iELISA 操作步骤 | 第29页 |
·原始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 结果 | 第30-41页 |
·5 种血清学方法检测疫苗株免疫牛的结果 | 第30-35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 S2 免疫牛群血清样品 | 第30-31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 S19 免疫牛群血清样品 | 第31-32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M5-90 免疫牛群血清样品 | 第32-33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之间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免疫牛各时期血清的抗体阻断率 | 第34-35页 |
·HVRI-cELISA 检测羊血清临界值的确定 | 第35-37页 |
·几种血清学方法检测疫苗免疫羊的结果比较 | 第37-41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M5-90 免疫羊血清样品的结果 | 第37-38页 |
·各种血清学方法检测 S2 免疫羊血清样品的结果 | 第38-39页 |
·免疫羊群血清的抗体阻断率(PI 值) | 第39-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比较 5 种血清学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疫苗株免疫牛 | 第41-42页 |
·HVRI-cELISA 应用于检测羊布鲁氏菌病的临界值的确定 | 第42页 |
·比较4 种血清学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疫苗免疫羊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