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逻辑学(论理学)论文--逻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逻辑学史、逻辑思想史论文--印度因明学史论文

由因明谱系看其思想演变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导论第12-20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理论第14-18页
     ·国外因明研究的理论第14-17页
     ·国内因明研究的理论第17-18页
     ·对国内外因明研究理论的评述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1章 由印度因明谱系看其思想演变第20-31页
   ·印度因明谱系概述第20-22页
     ·印度因明谱系第20-21页
     ·对这一因明谱系的补充说明第21页
     ·对这一因明谱系的文字注解第21-22页
   ·弥勒、无著、世亲到陈那的论式的发展第22-24页
   ·从指引指号与非对称性包涵看十支五支再到三支论式的必然性第24-28页
     ·指引指号第24-25页
     ·非对称性包涵第25页
     ·因明论式由十支、五支再到三支的必然性第25-28页
   ·从“一切言皆妄”与“吾母是石女”看因明思想传承的另一面第28-30页
     ·对“一切言皆妄”与“吾母是石女”的介绍第28页
     ·以半截子悖论的角度解读这两句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2章 由汉传因明谱系看其思想演变第31-48页
   ·汉传因明谱系概述第31-33页
     ·汉传因明谱系第31-32页
     ·对这一因明谱系的补充说明第32页
     ·对这一谱系的文字注解第32-33页
   ·由玄奘所译因明看汉传因明的研习根基第33-39页
     ·对汉传因明研习特色的介绍第33页
     ·玄奘所译因明及其顺序第33-34页
     ·以对玄奘所译因明内容的分析看汉传因明的研习根基第34-39页
   ·对“真唯识量”“决定相违量”的现代诠释与补全第39-47页
     ·对“真唯识量”及其争论的介绍第40-42页
     ·对“真唯识量”的逻辑演算第42-46页
     ·对“决定相违量”的逻辑演算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由藏传因明谱系看其思想演变第48-58页
   ·藏传因明谱系概述第48-50页
     ·藏传因明谱系第48-49页
     ·对这一因明谱系的补充说明第49页
     ·对这一因明谱系的文字注解第49-50页
   ·由玄奘与法称互不提及看汉藏因明的研究走向与侧重点第50-57页
     ·对因明史悬案之“玄奘与法称互不提及”的介绍第50页
     ·对因明史悬案之“玄奘与法称互不提及”的分析第50-51页
     ·由这一悬案看玄奘的创新之处第51-55页
     ·由这一悬案看法称的“因明七论”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批判性思维培育的研究
下一篇:经典语义悖论及其消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