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第1章 井陉拉花的产生背景及其艺术流源 | 第15-24页 |
·井陉拉花的产生背景 | 第15-19页 |
·井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 第15-16页 |
·拉花的历史渊源及称谓由来 | 第16-19页 |
·拉花的艺术源流 | 第19-24页 |
·发展脉络 | 第19-22页 |
·生存现状 | 第22-24页 |
第2章 对民间传统拉花及拉花专业团体的考察与比较研究 | 第24-48页 |
·民间传统拉花的田野考察 | 第24-40页 |
·田野个案:井陉县庄旺村庙会活动实录 | 第25-32页 |
·庙会仪式中的音声因素与非音声因素 | 第32-33页 |
·传统拉花的学艺过程年龄文化层次及组织演出状况 | 第33-37页 |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新全的采访 | 第37-40页 |
·对专业拉花艺术团的走访调查 | 第40-45页 |
·组成建立及管理情况 | 第40-42页 |
·年龄文化及经济供养 | 第42-44页 |
·排练和演出状况 | 第44-45页 |
·传统拉花与县拉花艺术团的比较 | 第45-48页 |
第3章 传统拉花的艺术特征及其改革 | 第48-61页 |
·音乐与乐器 | 第48-53页 |
·曲目、曲牌及应用 | 第48-50页 |
·伴奏乐器 | 第50-51页 |
·演奏形式 | 第51-52页 |
·音乐及伴奏乐队方面的改革 | 第52-53页 |
·拉花舞蹈 | 第53-59页 |
·代表流派及动作特点 | 第53-56页 |
·典型动作及蕴含意义 | 第56-57页 |
·表演形式及队形 | 第57-58页 |
·舞蹈方面的改革 | 第58-59页 |
·服饰、化妆、道具及其改革 | 第59-60页 |
·音乐与舞蹈在拉花表演中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60-61页 |
第4章 井陉拉花民俗性与商业化的激情碰撞 | 第61-67页 |
·拉花从祭神仪式到舞台艺术的转型与发展 | 第61-64页 |
·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的转变 | 第61-63页 |
·经济发展的推动剂——纪首届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 | 第63-64页 |
·碰撞——激情并无奈着 | 第64-67页 |
第5章 井陉拉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第67-71页 |
·实施保护的目的及原则 | 第67页 |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及取得的保护成果 | 第67-68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8-69页 |
·传承与保护井陉拉花的具体措施探究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