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一) 社会背景 | 第11页 |
(二) 研究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强调弘扬传统,重新塑造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强调适应形势,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 关于新农保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 供需式的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7页 |
(一) 养老保险 | 第17页 |
(二) 新农保 | 第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文献分析 | 第18页 |
(二) 参与式观察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村养老现状及当前农村基本养老方式 | 第19-26页 |
一、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方式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一) 家庭养老方式 | 第19-20页 |
(二) 社会养老方式 | 第20-22页 |
(三) 自我养老方式 | 第22-23页 |
二、目前农村养老现状 | 第23-24页 |
(一)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急剧增加 | 第23页 |
(二) 高额的医疗费用 | 第23页 |
(三) 家庭规模小型化 | 第23-24页 |
三、形成农村养老现状的成因 | 第24-26页 |
(一) 历史原因 | 第24页 |
(二) 经济原因 | 第24-25页 |
(三) 社会原因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中国农村传统养老方式的困难与挑战 | 第26-29页 |
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 | 第26页 |
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大 | 第26-27页 |
三、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 | 第27页 |
四、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 第27页 |
五、家庭规模小型化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农村养老的一种可能取向—建构养老新模式的措施 | 第29-33页 |
一、更好地发挥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 | 第29页 |
二、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的作用 | 第29页 |
三、明确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第29-30页 |
四、私人养老应成未来主流方式 | 第30-31页 |
五、逐步建立家庭、社区、国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 | 第31页 |
六、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法规 | 第31-3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讨论 | 第33-35页 |
一、结论 | 第33页 |
二、进一步的讨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